第三十九章
水闸修成后的第三个春天,河岸模样已然不同。往日随性泛滥的河滩被石砌堤岸规整起来,新栽的防浪柳已抽出嫩绿枝条。渡口依旧热闹,只是停靠的多了些挂着红旗的小型机动船,"突突"的柴油声混着老船工的号子,竟也生出别样的生气。
这日晌午,守仁正帮着村里会计核对渡口管理账目——自去年他被推举为渡口合作社监事,这些纸面工作便躲不开了。算盘珠噼啪作响间,窗外忽然传来孩子们雀跃的喧哗。石头一阵风似的冲进来,脸蛋红扑扑的:"爹!快看!大轮船!"
河面上,一艘白漆红字的测量船正缓缓驶过,船尾拖着扇形波纹。甲板上几个年轻人架着仪器,阳光下望远镜片闪着光。岸边的孩子们追着船跑,惊起芦苇丛里的水鸟。
会计扶了扶老花镜:"听说是在勘测新航线,要通客轮哩。"
守仁望向那道渐远的白影,想起林工去年带来的规划图。图上蜿蜒的蓝色航线穿过县城,直通省城,每个码头都标着陌生的地名。当时林工兴奋地比划着:"等客轮通了,咱们这儿就是黄金水道第一站!"
第四十章
白露前后,县里来了通知,要组织渡口从业人员培训。教室设在新建的文化站,墙上挂着河道图、信号旗谱,讲台上摆着救生模型。守仁坐在最后一排,粗糙的手指捏着新发的《内河航运规章》,纸页间油墨味刺鼻。
讲课的是个退伍的老水兵,说话像喊口令:"新时代要有新气象!不能还是老一套!"
轮到实操课,守仁站在崭新的救生筏前,按照示范拉动充气阀。"噗"的声响中,橙色橡胶迅速膨胀,围观的年轻人发出惊叹。他蹲下检查接缝,手法熟练得像在修补渔网。
结业那天进行消防演练。守仁握着泡沫灭火器,白色药剂喷向模拟火源,河风卷着化学制剂特有的甜腥气扑在脸上。恍惚间,他想起很多年前那个抱着孩子闯激雨的夜晚,那时他只有腰间一捆麻绳。
培训结束,每人领到深蓝色的新式救生衣。守仁把救生衣叠好,走过文化站的宣传栏。玻璃橱窗里贴着通红的光荣榜,最新一期的《大河航运报》头版刊着水闸全景照片,标题是"天堑变通途"。
夕阳西下时,他特意绕到老渡口。那艘修补过无数次的小木船还系在原来的木桩上,船底已生出青苔。他俯身掬起河水,看水珠从指缝漏下,在平静的水面漾开圈圈涟漪。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