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渡口】开剧引子
(画面渐入)
浑厚的男声旁白:
"都说黄河九曲,只有一个渡口。都说人生百态,只有两种人——等的人,和走的人。"
(镜头缓缓推进)
▶ 特写: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正在摩挲一枚月牙形的石头。指间的皱纹里,嵌着洗不掉的黄河沙。
(音乐起,苍凉的信天游混着流水声)
旁白:
"守仁在这渡口,等了一个甲子。等洪水退去,等战火平息,等桃树开花,等一个不会再回头的人。"
(画面切换)
▶ 空镜:1943年的黄河渡口,少年守仁蹲在青石上,看着挚友远航的驴车消失在尘土里。
少年远航(画外音):
"等桃树过了墙,我就回来看海!"
▶ 快切:
· 洪水淹没渡口
· 战火掠过村庄
· 月牙石埋进废墟
· 新桃树越过墙头
旁白:
"他以为自己在等一个归人,后来才明白,他等的是整个时代。"
(音乐转强)
▶ 全景:2023年的黄河生态保护区,94岁的守仁坐在轮椅上,望着曾孙在智能巡河屏前操作无人机。
旁白:
"百年的河水流过同一个渡口,千般心事都沉在河底。唯有那枚月牙石,从青丝握到白头,始终温热。"
(画面定格在守仁深邃的眼眸)
字幕:《黄河渡口》—— 每一个等待,都是另一种启程。
(第一集正式开启)
——
第一集:青石渡
第一场
时: 黄昏
地:黄河渡口
人:少年守仁(13岁)、少年远航(13岁)
▶ 开场镜头:
夕阳熔金,黄河水泛着琥珀光。镜头掠过浑浊的河水,定格在渡口青石礅上两个少年的剪影。
(远景缓缓推近)
少年守仁蹲在青石上,专注地用石片打水漂。少年远航风风火火从堤岸冲下,帆布书包在身后跳跃。
远航
(喘着气)
守仁!你看!
(从裤兜掏出贝壳徽章,夕阳下泛着珍珠光泽)
守仁
(眼睛一亮,伸手又缩回)
真好看。
远航
(一把抓过守仁的手,拍上徽章)
给你的!杂货铺最后一个!老板说这是海里的东西!
守仁
(握紧徽章,边缘硌着掌心)
海......很远吧?
远航
(望向水流方向)
远!宋先生说,这黄河水最后都流到海里。海是蓝的,比黄河宽一千倍!
(忽然转身,眼睛发亮)
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山那边看海。你跟我一起去不?
▶ 特写: 守仁张了张嘴,话堵在喉咙。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徽章纹路。
第二场
时: 夜
地:守仁家
人:守仁、守仁娘
油灯如豆。守仁娘整理着晾干的衣裳,目光在守仁别着徽章的衣襟停留。
守仁娘
(手指轻触徽章)
仁娃,这亮闪闪的东西,哪来的?
守仁
(低头编苇篓)
远航给的。
守仁娘没再说话,夜里却悄悄取下徽章,放在守仁枕边。
▶ 镜头: 守仁在油灯下凝视徽章,最后将它珍重地放进雪花膏铁盒。“咔”的合盖声在静夜里格外清晰。
第三场
时: 三日后,清晨
地:河湾白沙滩
人:守仁、远航
远航用柳枝在湿沙上画地图,用小石子标记山峦。
远航
(柳枝指向波浪线)
出了这片山,就是海!
(从怀里掏出《山川纪略》)
宋先生借我的!书上说海边有比渡船大十倍的帆船!
守仁
(忽然问)
那......海里也有渡口吗?
远航愣住,随即大笑,惊起柳树上的水鸟。
远航
海要什么渡口!船是想往哪儿开就往哪儿开的!
▶ 空镜: 柳丝拂动,在水面划出涟漪。阳光在远航身上投下斑驳光点。
第四场
时: 黄昏
地:"瞭望所"土洞
人:守仁、远航
两人挤在狭小的土洞里,肩膀相贴。透过石缝能看到蜿蜒的土路。
远航
(声音在洞里格外清晰)
守仁,等我真的要走那天,你就在这儿看着我。
守仁
为啥?
远航
(扭过头)
我怕我看见你,就走不了了。
▶ 特写: 守仁怔住的表情。洞里泥土气息混合着远航身上的汗味。
第二集:别少年
第一场
时: 清晨
地:"瞭望所"土洞、渡口
人:守仁、远航、远航爹娘、车夫
▶ 交叉蒙太奇:
守仁蜷缩在土洞里,透过石缝注视渡口。
渡口边,远航背着帆布包,别着贝壳徽章。远航娘一遍遍替他整理衣领。
驴车等候在一旁。
远航
(朝村子方向望了望,目光似掠过灌木丛)
(钻进了驴车布篷)
车夫扬鞭,驴车吱呀呀驶上土路。
▶ 镜头:
守仁在洞中一动不动,看着驴车变成小黑点,最终消失在山峦褶皱里。
第二场
时: 日
地:渡口
人:守仁
守仁蹲在远航等车的青石板旁,低头寻找。
▶ 特写: 泥泞的地面,交错着无数脚印、马蹄印。
守仁
(手指在泥地上徒劳划过)
(发现裤脚被露水打湿,恍然惊觉)
第三场
时: 夜
地:守仁家院子
人:守仁、守仁爹
守仁爹抽着旱烟,脸色沉郁。
守仁爹
远航那孩子,怕是要走了。去城里他舅舅那儿学手艺。
▶ 特写: 守仁削木棍的手一抖,篾刀划破指腹。他把手指含进嘴里,铁锈味蔓延。
第四场
时: 三日后,清晨
地:守仁家院门
人:守仁、守仁娘
守仁娘拿着个小布包,眼神复杂。
守仁娘
仁娃,远航刚来过。你不在,他留下这个。
守仁接过布包,慢慢打开。
▶ 特写:
一小把晒干的野菊花,花瓣因受潮发蔫。
花束下压着折叠的纸条。
守仁
(展开纸条)
▶ 字幕/画外音(远航声):
保重
第五场
时: 日
地:守仁卧室
人:守仁
守仁从枕头下取出铁皮盒子,将布包小心放入。
"咔"的合盖声,像石头沉入心湖。
---
片尾镜头:
黄河水不息东流,渡口空荡,唯余风声。
少年守仁的身影立在渡口,渐渐化作多年后沉稳的撑船人。
【第一、二集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