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桃树越过墙头
第一场
时: 五年后,春
地:后山
人:守仁(21岁)
守仁背着柴刀上山砍柴。走到一片开阔坡地,忽然停住。
▶ 推镜:
一棵繁花似锦的桃树,枝桠早已越过矮土墙。粉白花瓣簌簌落下,在青苔上铺成织锦。
守仁
(怔怔仰头)
(眼前闪过十岁那年,两个偷树苗的少年)
远航(画外音,少年声)
等桃树过了墙,我就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第二场
时: 日
地:桃树下
人:守仁
守仁在树下坐下,抽出爹留下的铜烟袋。点火,吸烟。
▶ 长镜头:
山风将花瓣吹向东南方——远航离去的方向。烟雾缭绕中,守仁的眼神渐渐通透。
守仁
(喃喃自语)
有些告别...从来就不是终点。
在鞋底磕灭烟灰,起身砍柴。动作从容坚定。
第三场
时: 黄昏
地:渡口
人:守仁、乡亲若干
守仁撑船归来。对岸芦苇荡已重新茂盛。
乡亲
守仁,明天帮我带袋盐呗?
守仁
(点头)
好。
目光掠过河面,平静如水。
第六集:新雪
第一场
时: 冬,清晨
地:渡口
人:守仁、李老汉、婴孩
风雪交加。李老汉抱着襁褓踉跄跑来。
李老汉
守仁!行行好!娃烧得滚烫,要去镇上找洋药!
守仁看了一眼孩子通红的小脸。
守仁
等着。
转身披上蓑衣,往怀里塞了捆粗麻绳。
第二场
时: 日
地:河面
人:守仁、李老汉
小船在风浪中剧烈摇晃。守仁将麻绳一头拴在腰间,一头系在船帮。
守仁
(咬紧牙关划桨)
快一点...再快一点...
浪头不断扑来,河水灌进领口。几次险些翻船,都被他拼命扳回。
第三场
时: 傍晚
地:对岸渡口
人:守仁、李老汉
船终于靠岸。守仁解开腰间麻绳,手臂僵硬。
李老汉
(含泪)
守仁,这救命之恩...
守仁
(剧烈喘息)
活着。
目送李老汉抱着孩子消失在雪幕中。
第四场
时: 夜
地:守仁家
人:守仁
守仁在油灯下检查手掌的冻伤。窗外风雪未停。
他取出那件青布夹袄,手指抚过左胸——那个蓝色的月牙绣纹已磨损得只剩线头。
守仁
(轻声)
保重。
不知是在对谁说。
第五场
时: 数月后,春
地:渡口
人:守仁、秀荷(22岁)、婴孩
秀荷抱着孩子站在渡口,风尘仆仆。守仁撑船靠岸。
秀荷
(怯生生)
大哥...过渡。
守仁看着她怀里的孩子,眼神微动。
守仁
上船吧。
暮色中,船向着对岸的灯火驶去。
【第五、六集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