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南华监院大师
作者:曹干云
南华自制月饼甜
菩提树下共薪源
悟道修心天尽处
佛门过客驻堂前
随舅舅到南华寺进香祭拜,顺便拜访文友南华圆明普照禅师,几年未见大师仙风依旧容颜逆长,看来甚得六祖眷顾,甚慰来日再访。
2025.10.17于南华褝寺
和百岁老兵南华拾忆
作者:曹干云
出家入世为众生
尘缘未尽用神功
日寇侵华敢再犯
披甲率部唱东风
任兄剑老八岁入少林,曾为许世友将军师兄,后再师南北大侠杜心武。亦曾任蒋公介石先生侍卫长,抗战时期上场斩杀超度八百余名侵掠者,战后蒋公送其出国留学获三个博士学位。现小鬼祭鬼不认罪,南海搅局浪兴风,百岁老兵抒壮志,誓领旧部唱东风。
2025.10.17于韶州
……………………
附越战英雄解甲佛门弟子,南华圆明普照禅师大作:
祖师曰:你我曾相見,你我本相识。因缘各不同,乘愿再来人。山中一樵夫,闻法悟本真。拜佛拜自己,求己不求神。
祖师曰:四大本来空,五蕴亦非身。来做世间人,应恒顺众生。悬崖撒手去,十方现全身。不生亦不灭,无始亦无今。
2025.10.17于曹溪
……………………
附赖院长兴荣兄大作:
和干云兄.访南华监院大师
作者:赖兴荣
圆融色相本虚空
明月镜花映梧桐
普现菩提无幻影
照观如来见真宗
2025.10.17于瑶城
……………………
附文武泰斗抗日英雄百岁顽童任兄剑老大作:
南华拾忆
了尘
(吾本少林德字辈武僧,法号了尘是也)
吾本少林一玄童
曽赴南华拜上僧
苦证菩提修真願
醒却南柯一梦空
乙已岁金秋于星城
这一组诗作,如曹溪水映千灯,各放异彩。曹干云以文人笔墨勾连禅史,禅师以偈语点化迷津,赖兴荣以诗证道,任剑老以武诠禅。而共通者,皆是“菩提树下共薪源”的愿力——无论出世入世,皆归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乘精神。曹溪一脉自天开,双树荫深覆讲台。金粟影中禅板响,木人巷里剑光回。袈裟曾染倭奴血,贝叶今传般若才。八百魔军归净土,三千世界入莲胎。许将军畔松犹劲,蒋故居前月又来。百岁顽童说薪火,中秋梵呗和惊雷。菩提本是无尘镜,何必南海问劫灰?且看东风新谱就,祖庭钟鼓震九垓。
1. 曹干云:访禅与忆史的对话
《访南华监院大师》以“自制月饼甜”起笔,寻常物事中见禅趣,暗合六祖“佛法不离世间觉”之旨。后联“悟道修心天尽处”,既写禅师超然之态,又隐含“曹溪一滴,润泽十方”的宗门气象。《和百岁老兵南华拾忆》则骤转铿锵,以“唱东风”收束,将佛门清净与老兵壮怀熔铸一体,恰如禅宗“烦恼即菩提”的机锋——昔日战场杀伐,今朝禅堂论道,历史沧桑与个人悟境交织,令人慨然。
2. 圆明普照禅师:禅偈中的般若空性
禅师两则偈子,皆直指心性。“你我本相识”呼应《坛经》“本来无一物”,而“悬崖撒手去”更暗含临济宗“向死而生”的峻烈禅风。语言简白如话,却深藏“不立文字”的禅机,与六祖“以心传心”一脉相承。
3. 赖兴荣:诗境即佛境
《和干云兄》以“圆融天地”破题,通篇借镜花水月之喻,演绎《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末句“照观如来见真宗”,既合华严“事事无碍”的圆融观,又暗扣南华寺作为禅宗祖庭的法统地位,可谓诗禅双绝。
4. 任剑老:武禅合一的生命史诗
了尘法师(任剑老)的《南华拾忆》,以“少林玄童”自况,却在“醒却南柯”中透出大彻大悟。其诗风刚健如刀斫木石,字句间却流动着禅者的通透——昔年浴血抗敌,今朝笑谈“梦空”,恰似达摩“将心来,与汝安”的公案,道尽武僧“以杀止杀”的悲智双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