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动琴心
文/熊启文
一个扫弦之后,全场鸦雀无声。历史天空下,草地上,帐篷外,蔡文姬端坐琴凳前,眼神忧郁,思想发远。
“蔡文姬,能辨琴”的句子采撷入中国传统启蒙教材,经久传颂。来由是蔡文姬六岁时,一天夜里,父亲蔡邕弹着七弦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文姬随即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疑惑起来,莫不是偶然说中罢了。于是,背着女儿故意弄断一根,再弹后提问,蔡文姬答道,是弦断第四根的。看女儿又说准了,蔡邕便推开琴,探问详情。蔡文姬自信地说,他曾给她讲过,古时候吴国的公子季礼听琴声能知道一个国家的兴亡,晋国的乐师师旷听琴声能知道楚国要打败仗。他弹琴的时候,心里高不高兴她都能听出来,哪根弦断了还听不出来吗?从此,听音知断弦之事,便流传朝野,后被南宋文人写进《三字经》。蔡文姬是蔡邕的长女,名琰,原字昭姬,避西晋司马昭名讳,被后世改为文姬。蔡邕名望盛大,在朝廷担纲校对典籍和编修《汉史》,俨然是当朝文坛领袖,与文武兼备的曹操往来成挚友。蔡邕是一位集大成者,妙解音律,他亲手打造的“焦尾琴”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和司马相如的“绿绮”并列中国四大古琴,此琴因尾部木头有烧焦的痕迹而得名,它能弹奏出天籁般美妙声音来。古琴有三千年以上历史,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位列“琴棋书画”之首。
看一眼蔡文姬,看一眼焦尾琴,左贤王微微一点头,示意开始。轻抬右手,蔡文姬先是在琴弦上用中指一拨,左手缓缓滑落下按,食指轻轻再弹,缓慢的速度以散音奏出,接着旋律在宽广的音域内不断跳跃,变换音区,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随后,手指在弦上一扫一滑,琴声就如晨风扫过山岳,飒飒而又清灵,紧接着是弹拨,肉甲相间的弹拨,还有揉。恍然间,飘荡起白云薄雾在山间缠绵的呢喃声……曲终,左贤王转过身,挥舞着马鞭说:“就这把琴,一片木头,七根弦,让匈奴人坐到跟前,也拨弄不出啥名堂,而中原人信手一弹,便有高山流水呈现。我这人不懂琴,也能听出昆仑山的声音,看见昆仑山的风貌,知道昆仑山的灵魂,这就是文化。文化,大伙懂吗?我们匈奴要强大,就需要蔡女子这样的文化人!”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蔡文姬眼泪扑簌簌流淌下来。这句感叹,她写在《悲愤诗》里,在《胡笳十八拍》中也有近似述记:“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在蛮夷之地,蔡文姬被虎背熊腰的左贤王霸占,饱尝异族异俗生活的苦痛,还给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这对蔡文姬来讲,出身于封建家庭,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必然是屈辱的。动荡时局已将出身名门的尊严和骄傲碾得粉碎,黄沙望断看不见故乡,流落草原,命如草芥。
满腹诗书,蔡文姬心可盛天地,哪怕草命素人也要迸发出原上草般的生命力。垂泪呐喊被文化自觉替代,蔡文姬找到活下去的希望。她沉心观察生存的环境体量,从地形地貌到风土风俗,投入地凝视起来。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潜藏着可观的集体能量。寒来暑往,岁月颠簸却没耗尽蔡文姬的才气。蔡文姬试着放空脑袋,学说匈奴语,试用胡医胡药,惯看彪悍民风,创作起胡曲,学吹奏胡笳。胡笳?蔡文姬是知晓的,那是年少时与父亲蔡邕一起整理古代典籍时,父亲专门讲过,这种用大叶芦苇将叶子卷筒吹出声调的民间乐器,因在匈奴和中原都把芦苇叫作葭,而胡人喜用芦叶卷筒吹奏,就称胡笳。
时间如水,点滴渗透。平素日,蔡文姬得空就教儿子说汉话背《离骚》,讲屈原是中国第一个大诗人,孤傲而天真,凄楚而高贵,他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似乎无处可去,却终于无处不在。对服侍在身边的女奴,蔡文姬也愿意教学弹琴。琴是心声,用心就有好的曲子。住在朔北大帐,蔡文姬不时地指教一番。一腔孤勇的她,谁解其孤独。大多时候,蔡文姬是把深沉悠长的苦难谱进琴曲中,把女承父业的信念融入琴声里。她理解父亲蔡邕的执拗,作为旷世逸才,他了解汉室诸多大事,被杀前曾请求接受惩罚,让人在额上刻字染墨,同时剁去双脚,只愿留条性命,可以续写汉史。留居草原,蔡文姬已是时代苦难亲历者,她不甘做旁观者,常常将胡人生活揉进新谱的琴曲《欸乃》《朔风》之中,偶尔也弹奏中原琴曲《高山流水》《二月》,抒发家国情怀。十多年前,在河南陈留郡蔡府,蔡文姬自创过琴曲《二月》。在焦尾琴上弹奏,向曹操献曲《二月》的情景时常浮现。屋宇下,绵软曲调流淌……琴声里,有二月冰开水出的欣喜,有鱼儿见天的高兴,有春草破土的萌动,还有天上鸟儿飞翔鸣叫,农人在春光里收拾农具的期待。当时的她眼睛流露出一种神采,布满智慧和英气的神采,这种神采,应是在男儿眼睛里。曲散后,听到曹操带头鼓掌,她揣测曹操已听出曲中早春快活的气息。那时候,尽管初嫁河东望族因夫病逝被赶回蔡府,尽管府墙之外已是风声鹤唳风云激荡,尽管父亲蔡邕远在长安胁迫为官惶恐度日,但有了曹操周全保护,蔡文姬也能感受自由天地里的安逸。情牵中原,倘若汉朝能强盛安定,民族之间和睦互融,游牧与农耕商货流转,该多幸福美好。平静日子里,定有更多如琴曲二月这样的曲子,闲适地谱出,弹唱。
紧绷多年的心弦骤然断裂,对故乡和儿子的思念把蔡文姬的心撕成两半。辗转颠簸中,琴曲《胡笳十八拍》流淌而出。一经问世,便绵响不绝,唐宋时期,几乎家喻户晓,后来名列中国十大古曲。有诗云:“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据说,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回归汉地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茄,发出哀怨的声音,争相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琴曲,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为琴曲所填词是饱受乱世苦痛而淬炼出的骚体叙事诗,拍拍述事,事事泣血,黄金质地的苦难册页,郭沫若先生评价它是继屈原《离骚》之后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诗词平铺直叙,不求虚华,自然成风,既有对阴山地域景物写实,如:“日暮风悲兮边声起”,“疾风千里兮扬沙尘”,“胡风浩浩兮暗塞营”,“风霜凉凉兮春夏寒”,“冰霜凛凛兮身苦寒”,又有借景抒情的酣畅表达,“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千,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如今读来,在哀怨奇绝中颇能感触,中原农耕与匈奴游牧之间从景物到文化的交融,更能感触蔡文姬充当汉匈文化交流大使角色,非官方且非自愿。
天空现出亮色,星星稀朗下去,地上的青砖湿漉起来。收起行囊,蔡文姬钻进马车,入关中进中原过洛阳,赶往邺城,去见曹操。曹操已让朝廷下旨,册封蔡文姬为兰台令史,继承蔡邕遗志,续修典籍。一个月的汉地行走,等到拜见曹丞相,历经风霜的蔡文姬联想到一个词“乱世英雄”,虔诚地将写在丝帛上《胡笳十八拍》诗作献上。见到熟悉的章草体,曹操欣然笑纳。听闻曹操诗作颇丰,其文句意境宏阔,深知在兵荒马的危局中是对文化强悍守护,蔡文姬不由地想到另一个词“雄才大略”,赶紧弯腰作揖,在心里默想,承接好父亲的衣钵,复兴汉学,用史官之笔,勤写曹操文治武功,让曹操青史留名。曹操发令新置蔡府,将蔡文姬安顿下来,也安抚一批老臣的心。事毕,曹操探问蔡文姬,原来你家收藏很多古籍,因战乱兵祸所剩无几,现在还能想起文章来吗?蔡文姬喟叹,当初父亲留有书籍四千余卷,现在她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卷文章。回到蔡府,蔡文姬奋笔疾书。不多久,蔡文姬就将心中所记的古籍内容准确无误写下来,一半草书一半用楷书,整理成册送给曹操,以谢曹操的救赎之恩,却赢得曹操的赞叹与敬重,使原本毁于战火的典籍文章得以保留于世。
似闻天籁,听者沉浸乐曲之中。许久,才报以掌声。蔡文姬起身,浅浅一弯腰,道一个万福。心隐兰若,无语看波澜。
作者简介:
熊启文,李时珍故里——蕲春人,军医行伍出身。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湖北省药监局。出版散文集《一片兵心》《梦之蓝》。曾在《解放军文艺》《散文》《长江丛刊》《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西宁晚报》《南山文艺》等报刊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系列作品。
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主题不限,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请勿投已发布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作品。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2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喜欢喝茶,需要购茶的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投稿问题请勿扰,按照征稿启事投稿即可。)
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芙蓉文化出版中心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萧逸帆工作室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