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织就的乡愁与温情
秋雨绵绵,日子浸在湿漉漉里
文/王博(西安)
这秋雨,从立秋那会儿就开始下,一直下到如今,像是老天爷忘了关水龙头,又像是谁家的媳妇受了委屈,哭个没完没了。一开始,村里人还觉得新鲜,说这是“一场秋雨一场寒”,预示着丰收的好兆头。可日子久了,这雨就成了负担,让人心里头也跟着沉甸甸的,像压着一块湿透的棉花。
雨下得不大,丝丝缕缕的,像是一层薄纱,把整个村子都罩住了。远处的山,在雨雾里若隐若现,像是被谁用毛笔轻轻点了几笔,透着几分朦胧的美,仿佛一幅未干的水墨画。近处的稻田,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稻穗低垂着头,像是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又像是在感叹这秋雨的缠绵,仿佛在说:“这雨,下得久了,连稻子都开始想家了。”
村里的路,早就被雨水泡得松软了。一脚踩下去,鞋底就沾满了泥巴,走起路来“吧唧吧唧”的响,像是一首不成调的小曲。孩子们不怕,穿着胶鞋在雨里跑来跑去,溅起一地的水花,笑声在雨里传得很远,像是要把这沉闷的秋雨都赶走。大人们则皱着眉头,忙着把晾在外面的衣服、被子收回来,生怕被雨水打湿了,仿佛这雨会偷走他们生活的温度。
我站在屋檐下,看着这绵绵的秋雨,心里头也跟着湿漉漉的。这雨,像是能钻进人的心里头,把那些藏在心底的往事,都一一翻了出来,像是一本被雨水浸湿的老相册,每一页都泛着黄,却藏着最深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每逢秋雨,母亲总会坐在灶台前,熬一锅热腾腾的红薯粥。那粥,甜丝丝的,还带着一股红薯的香气,喝下去,整个人都暖和了,像是被母亲的手轻轻包裹着。母亲则会一边熬粥,一边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说那时候日子苦,每逢秋雨,家里就缺粮,只能靠红薯充饥。可那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喝着热粥,听着母亲的故事,心里头却是暖洋洋的,仿佛这秋雨带来的寒冷,都被这温暖驱散了。
如今,母亲已经70多岁了,那些温暖的记忆,也随着秋雨一同飘散,像是一阵风,吹走了,却又留下淡淡的痕迹。我站在屋檐下,望着窗外的雨景,心中满是思念与惆怅。这秋雨,像是一首优美的歌,唱出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也唱出了我对往事的眷恋,仿佛在说:“那些年的温暖,如今都藏在了这雨里。”
雨还在下着,没有停歇的迹象。我伸出手,接住几滴雨滴,感受着那冰凉的温度,仿佛触摸到了岁月的痕迹,像是摸到了母亲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故事。这秋雨,像是一位无声的诗人,用它的方式,诉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仿佛在说:“生活,不就是一场雨,有冷有暖,有悲有喜。”
村里的狗,在雨里“汪汪”地叫着,像是在抱怨这没完没了的雨,仿佛在说:“这雨,下得我连骨头都湿透了。”鸡则躲在窝里,偶尔探出头来,看看雨停了没有,像是被这雨吓坏了,不敢出来。田里的青蛙,则在雨里“呱呱”地叫着,像是在为这秋雨伴奏,仿佛在说:“这雨,下得真好,连青蛙都唱起了歌。”
我走进屋里,坐在床边,听着窗外的雨声,心里渐渐平静下来。这秋雨,虽然下得让人心烦,却也为我们带来了几分宁静与安详。它让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仿佛在说:“生活,不就是一场雨,有冷有暖,有悲有喜,但只要有爱,就有希望。”
夜深了,雨还在下着。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心中渐渐有了睡意。这秋雨,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用它那温柔的声音,抚慰着我们的心灵,仿佛在说:“孩子,睡吧,明天,雨会停,阳光会来。”它让我们明白,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与困苦,但只要心中有爱,有希望,就能战胜一切,仿佛在说:“生活,不就是一场雨,有冷有暖,有悲有喜,但只要有爱,就有希望。”
秋雨绵绵,日子浸在湿漉漉里。这雨,下得久了,也下出了几分生活的味道。它让我们在忙碌中停下脚步,去感受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去珍惜那些被遗忘的温暖。这秋雨,下得真好,下得让人心里头也跟着暖洋洋的,仿佛在说:“生活,不就是一场雨,有冷有暖,有悲有喜,但只要有爱,就有希望。”
编辑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