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三国》之赵云(子龙)
文/龚如仲(Ralph)
银枪白马护阿斗,血染战袍长坂坡。
桂郡治军才略广,汉中欺敌计谋多。
严防箕谷避曹魏,力劝成都止戟戈。
侯爵顺平常胜汉,一身是胆当讴歌。
注:1)汉中欺敌: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魏交战于汉中,一次战斗中,赵云营寨被曹操大军围困,辖下兵力不多之赵云临危不惧,大开营门,命汉军偃旗息鼓。曹军见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赵云下令鸣击战鼓,弩箭齐射,大败曹军。事后,赵云被汉主刘备赞叹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2)严防箕谷: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命赵云、邓芝为疑军防守箕谷,魏大将曹真率主力大军攻祁山,赵云固守箕谷,兵无大损。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平安撤军。事后诸葛亮对赵云之治军大为赞赏。
3)力劝成都: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国擒杀后,赵云劝蜀帝刘备不要伐吴,保存了蜀国实力。为此,赵云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居量之儒将”。
4)戟戈:兵戈之意也。
5)侯爵顺平:赵云生前被封为永昌亭侯,死后被谥为顺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