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灯下黑:影圈暗影中的微光
文/叶志权
在这座被称为“梦工厂”的城市里,影视圈就像一个巨大的、永不落幕的舞台。聚光灯永远毫不吝啬地倾泻在光鲜亮丽的台前,将明星的容颜映照得如同神祇,将导演的名字镀上耀眼的金边。粉丝的尖叫、媒体的闪光灯、巨额的票房数字,构成了这个圈子最引人注目的表象。然而,在这些喧嚣与繁华的背后,在那些镜头无法触及的角落,在那些被权力、资本和潜规则刻意遮蔽的阴影里,却深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没有聚光灯的照耀,却因其真实与坚韧,比任何虚构的剧本都更加动人。当创作者的心血被轻易窃取,当神圣的署名权沦为权力角逐的廉价棋子,当珍贵的创意被当作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那些在黑暗中默默耕耘的灵魂,并未选择沉沦。在那些被刻意遗忘的角落里,一簇簇微弱却炽热的抗争之火,正在悄然燃起,准备撕破这虚伪的夜幕。
第一章:霓虹署名
凌晨三点二十七分。
城市早已沉睡,唯有秦臻公寓的窗户,还亮着一盏孤灯,像茫茫夜海中一座孤独的灯塔。显示器屏幕散发出的冷冽光芒,将她疲惫的轮廓清晰地蚀刻在巨大的落地窗上,与窗外新天地商圈那片流光溢彩的LED巨幕广告重叠在一起,形成一种迷离而荒诞的双重曝光效果。玻璃上,她的身影与那些转瞬即逝的商品影像交织,仿佛她的存在也如同这些广告般,随时可以被替换和抹去。
秦臻的指尖在机械键盘上敲下了第193次修改的句点。这已经是《霓虹迷宫》剧本的第127稿修改了。三个月来,她几乎是以工作室为家,咖啡成了她维持生命运转的唯一燃料。桌上的咖啡杯早已空了底,褐色的咖啡渍如同干涸的血迹,杯底沉淀着几颗未完全溶解的方糖结晶,它们固执地凝结在一起,像极了那份她与制片方之间永远无法达成共识的合同条款,坚硬而冰冷。
她长长地吁了口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习惯性地移动鼠标,想要查看一下文档属性,确认最后的修改时间。然而,当她的目光触及“作者”字段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僵住了。
鼠标滚轮的滚动戛然而止。
文档属性栏的“作者”字段赫然显示着——「林洪云工作室」。
五个冰冷的汉字,像五把淬毒的匕首,狠狠扎进秦臻的心脏。而她自己,作为这部剧从最初构思、大纲撰写、到无数个日夜呕心沥血、逐字逐句打磨出来的主笔编剧,她的名字,秦臻,却被压缩在一个长达二十人的“编剧团队”名单的最末尾,小得几乎让人无法辨认,仿佛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注脚。
这个发现让她的太阳穴突突地剧烈跳动起来,血液仿佛在瞬间冲上头顶,又在下一秒冻结。三个月前,项目刚刚启动的时候,执行制片崔明昊,那个总是满脸堆笑、拍着胸脯保证的男人,明明在她的工作室里,当着她的面,信誓旦旦地承诺过:“臻啊,放心!这部戏你的功劳最大,主笔编剧,必须是你!编剧团队首位署名,合同里会写清楚!”他当时的眼神是那么“真诚”,语气是那么“笃定”。
秦臻感到一阵眩晕,她扶着桌沿缓缓坐下。窗外透进来的霓虹灯影,在百叶窗的缝隙中漏下,在地板上拼出斑驳陆离、如同条形码般模糊的图案。这些杂乱的光斑,让她突然想起了大学毕业时,导师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说过的那句话:“丫头,这个行业光鲜亮丽,但也深不见底。记住,在资本和权力面前,我们这些文字工作者,有时候不过是流水线上可替换的零件。守住你的初心,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当时的她,年轻气盛,怀揣着对编剧事业的无限憧憬和一腔热血,对导师的这番话嗤之以鼻。她坚信,只要自己有才华,只要写出好故事,就一定能被看见,就能赢得应有的尊重。可现在,那些曾经被她视为危言耸听的话语,却像无数根细密的钢针,正缓缓地、带着冰冷的寒意,刺入她的指缝,扎进她的心里。原来,导师早已看穿了这圈子的本质,只是那时的她,还太天真。
第二章:缚影之契
清晨,第一缕微光像被稀释过的蓝墨水,温柔地渗透进窗帘的缝隙,将房间染上一层朦胧的蓝色。秦臻一夜未眠,眼中布满了血丝。桌上散落着数份文件,其中一份被她用美工刀小心翼翼地剖开了装订线——那是她与林洪云工作室签订的《霓虹迷宫》编剧合同。
纸张被一一摊开,她逐字逐句地,如同侦探寻找线索般,重新审视着每一个条款。终于,在合同的第17条,一个不起眼的补充条款,此刻却像毒蛇一样盘踞在纸上,完整地呈现在她眼前:「乙方(秦臻)理解并同意,基于项目整体性考虑及市场因素,制片方(林洪云工作室)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最终署名顺序、方式及作品后续改编、使用方式,乙方不得有异议。」
这段文字,像一把冰冷的钥匙,瞬间打开了秦臻记忆深处那些被忽略的细节。落款处,她自己的签名显得格外刺眼和陌生——那是在《霓虹迷宫》样片初剪完成的庆功宴上,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崔明昊拿着一沓文件过来,笑着说都是些“例行公事的确认单“,让她“随便签一下”。她当时正沉浸在项目初成的喜悦和酒精带来的眩晕中,香槟的气泡还在记忆的杯壁上滋滋作响,意识模糊间,便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现在想来,那哪里是什么“确认单”,分明就是一张张卖身契!
秦臻只觉得一阵恶寒从脊椎升起,浑身冰冷。她像个溺水者般,徒劳地抓住那些纸张,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剧烈地震动起来,打破了房间的死寂。屏幕上跳跃着“崔明昊“三个字。她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却没有说话。
听筒那头传来崔明昊虚伪得令人作呕的关切声音:“臻啊,睡醒了没?身体还行吧?对了,金帆奖申报材料出了点小问题,需要你补签一个授权书,就是关于剧本版权和署名的最终确认,你看...”他的话语一顿,仿佛在斟酌用词,“很快的,我让助理把电子版发你邮箱,你签好回传就行。”
秦臻敏锐地捕捉到,在他的语音消息背景音里,分明夹杂着林洪云那标志性的、略带沙哑的得意笑声,以及洗牌的哗啦声。林洪云,这位在业内以“擅长运作”闻名的制片人,正是《霓虹迷宫》的总制片人,也是那个即将堂而皇之占据“作者”署名的人。
秦臻猛地将手机倒扣在冰冷的玻璃茶几上,仿佛那是什么烫手的山芋。茶几光滑的玻璃表面,清晰地映照出她此刻扭曲而绝望的面容。眼睛红肿,嘴角紧抿,曾经充满灵气的脸庞此刻写满了疲惫和愤怒。
此刻,她终于像从一场漫长而荒诞的噩梦中惊醒,所有的碎片都拼凑完整了。那些无数个深夜进行的、看似民主的剧本讨论会,实则是对她创作意志的消磨;那些被无情否定的第42版结局,每一次都让她心力交瘁,不得不按照他们的意图修改;甚至是那段时间“偶然“出现在她邮箱里的、来自几家竞争公司的橄榄枝和邀约,现在想来,恐怕也是他们精心设计的心理博弈,目的就是让她分心,让她觉得自己即便离开这个项目也有退路,从而放松警惕。
他们布了一个多么精密的局啊!一步步,温水煮青蛙,让她在不知不觉中,交出了自己最珍视的作品,最神圣的署名权。而她秦臻,就是那个被蒙在鼓里,还傻傻地以为遇到了伯乐,倾尽所有才华和心血的傻瓜。
第三章:灯下捕影
金帆奖颁奖晚宴的现场,衣香鬓影,流光溢彩。巨大的香槟塔在水晶吊灯的照耀下,折射出梦幻般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高级香水、雪茄和香槟混合的奢靡气息。秦臻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鱼尾长裙,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扫过VIP化妆间厚实柔软的羊绒地毯。
她的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容,眼神却锐利如鹰,隐藏在虚假的平静之下。
今晚,她不是来参加颁奖的——《霓虹迷宫》果然如预期般获得了多项提名,包括“最佳编剧”,但提名名单上,赫然只有“林洪云工作室”。她是来“赴约”的,与崔明昊的“偶遇”。
几分钟前,在宴会厅的角落,她“恰巧”遇到了崔明昊。他正忙着应酬各路大佬,满面春风。几句寒暄后,他借口去VIP化妆间补妆,便匆匆离开。秦臻紧随其后。她知道,机会就在眼前。
VIP化妆间里空无一人。崔明昊的定制西装随意地搭在沙发扶手上,还残留着他惯用的那款古龙水的浓烈气息。秦臻的目光如炬,迅速扫过西装的各个口袋。就在她的手指即将触碰到西装内袋时,一个黑色的物体从内袋的边缘滑落出来,“啪嗒”一声掉在地毯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秦臻的心跳骤然加速,她迅速捡起那个物体——是一个小巧的U盘。U盘的表面用透明胶带贴着一张小小的标签,上面用黑色马克笔写着「NL-最终版」——NL,正是《霓虹迷宫》(Neon Labyrinth)的项目编号!
她的心脏狂跳起来,几乎要冲出胸腔。这难道是……?
来不及细想,秦臻迅速从手包里拿出自己的超薄笔记本电脑,开机,插入了那个U盘。
读取的进度条缓慢地前进着,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当U盘的内容完全显示在屏幕上的瞬间,秦臻的瞳孔因为震惊而剧烈收缩,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景象。
U盘里的内容远超她的想象。里面不仅有《霓虹迷宫》的各种最终版资料,更有一份加密文件夹,解密后,是明天就要正式对外官宣的《霓虹迷宫2》完整企划书!从故事大纲、人物设定到分集梗概,一应俱全。而更让她如坠冰窟的是,文件夹深处,竟然藏着一份完整的版权交易记录!
记录显示,林洪云工作室已经将《霓虹迷宫》的全部改编权,包括续集开发权,以780万的价格,秘密转售给了一家财大气粗的流媒体平台!而那份版权交易合同的签署日期,赫然比她秦臻完成《霓虹迷宫》最终初稿的日期,还要早了整整一个月!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她还在为剧本的结局冥思苦想、呕心沥血的时候,林洪云和崔明昊他们,就已经拿着一个尚未完成、甚至可能只是一个框架的“作品“,提前卖掉了!而她的剧本,不过是为这笔肮脏交易填充内容的工具!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她应有的尊重和署名!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和崔明昊与人交谈的声音,他正在返回化妆间!时间紧迫!
秦臻迅速拔掉U盘,紧紧攥在手心,冰冷的金属外壳硌得她生疼,却让她保持着清醒。她将U盘迅速藏进自己的抹胸礼服内,紧贴着肌肤,感受着那份来自证据的冰冷重量。
在合上笔记本电脑的瞬间,她瞥见了沙发上崔明昊的西装。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她拿起自己的口红,迅速在他那件价值不菲的白色衬衫领口内侧,轻轻印下了一个鲜红的唇印——那是她的口红颜色,独特而醒目。
做完这一切,她整理了一下裙摆,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上职业化的微笑,从容地走出了VIP化妆间,与正推门进来的崔明昊擦肩而过。
“秦编剧?你怎么在这里?“崔明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警惕。
“哦,崔制片,我来补个妆。“秦臻笑得云淡风轻,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您忙。”
她优雅地转身离开,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像是在为这场刚刚开始的反击,奏响序曲。她学会的第一个行业潜规则,还是刚入行时一位前辈告诫她的:永远要为自己留下后手,永远要懂得保护自己。这个唇印,就是她留下的第一个记号,一个小小的、却可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后手。
第四章:焚烬启程
刺耳的消防警报声突然划破了写字楼的宁静,尖锐得让人头皮发麻。秦臻猛地从电脑前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她正在做一件疯狂的事情——打印《霓虹迷宫》的最终稿剧本,那份凝聚了她无数心血,却被别人窃据署名的“孩子”。
此刻,她的小型工作室里一片狼藉。碎纸机正在高速运转,吞吐着大量的纸屑。窗外,消防喷淋系统被意外“触发”,细密的水幕从天而降,与碎纸机吐出的纸屑交织在一起,在房间中央形成了一个微型的、旋转的纸屑龙卷风。那景象,诡异而壮观,像极了去年她们剧组在青岛拍摄外景时,突然遭遇的那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黄沙漫天,遮天蔽日,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
秦臻没有去理会警报声和喷淋水,她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另一份文件上——那是釜山电影节的参赛报名表。潮湿的纸张在她的掌心慢慢舒展,她握紧钢笔,笔尖悬在纸上,微微颤抖。这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激动和压抑已久的愤怒即将得到释放。
签下自己的名字,就意味着彻底与过去决裂,意味着一场无法回头的战争即将打响。她要重新创作一个故事,一个以自己经历为蓝本,揭露这个光鲜亮丽圈子背后的黑暗与肮脏的故事。
钢笔尖终于划破纸纤维,发出轻微的“沙沙“声。秦臻在“影片名称“一栏,郑重地写下了三个字:《灯下黑》。在“编剧/导演“一栏,她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秦臻。字体遒劲有力,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她将签好的报名表小心翼翼地放进防水文件夹,然后抱起那厚厚的一沓刚打印出来的《霓虹迷宫》剧本,走向窗边。窗外,消防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
她看着那些承载着自己心血的纸张,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混合着头上落下的喷淋水,划过脸颊。她曾经多么珍视它们,为了它们,熬过多少不眠之夜,承受了多少压力和委屈。但现在,它们被玷污了,被打上了别人的烙印。
秦臻却异常平静。她缓缓摸出藏在抽屉深处的zippo打火机——那是她大学毕业时,一位同样怀揣电影梦却最终黯然离场的师兄送给她的。
“咔嚓”一声,火苗腾地窜起,在昏暗的光线下,映亮了她坚毅的脸庞,也映亮了墙上那张早已泛黄、边角卷起的电影海报——那是她大学时省吃俭用买下的《霸王别姬》海报,程蝶衣在绚烂的戏台上,眼神决绝,一字一句地唱道:“说好了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秦臻看着那跳动的火苗,嘴角终于露出一抹释然的微笑。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捍卫那个关于电影、关于梦想的“一辈子”的承诺。哪怕粉身碎骨,也要让真相在烈火中燃烧,照亮那些隐藏在光鲜亮丽表象下的“灯下黑”。
她站在窗前,任由喷淋水淋湿全身,静静地看着那叠剧本在火焰中卷曲、变黑、化为灰烬。那些被窃取的创意、被践踏的尊严、被背叛的信任,仿佛都随着这熊熊燃烧的火焰,一点点被焚烧殆尽。
火焰熄灭后,只留下一地湿漉漉的黑色灰烬。秦臻捡起其中一片还带着余温的灰烬,轻轻一吹,灰烬随风飘散,仿佛带走了她所有的痛苦和不甘。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左手手腕,那里有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刚才操作碎纸机时,不小心被锋利的刀片划出的,血珠渗出,很快又被喷淋水冲刷干净。这道疤痕,将成为她这场抗争的永久纪念。
三个月后,韩国釜山。
当《灯下黑》在釜山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举行全球首映时,放映厅内座无虚席。银幕亮起,第一个镜头就震撼了所有观众——那是一个对《霓虹迷宫》经典雨中场景的直接戏仿:女主角在滂沱大雨中,将一叠厚厚的剧本点燃,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她年轻而倔强的脸庞。剧本燃烧后的灰烬,在夜空中飞扬、盘旋,最终凝聚成四个新的电影字幕:《灯下黑》。
影片放映结束,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导演秦臻,这个此前在国际影坛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女导演,站在了聚光灯下,接受着属于她的荣耀。
记者见面会上,一位西方记者犀利地提问:“秦导演,您的这部作品充满了对影视行业黑暗面的揭露,创作灵感是否来源于您的真实经历?”
秦臻平静地看着台下闪烁的闪光灯,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她缓缓抬起左手,轻轻转动着手腕,那道浅浅的疤痕在灯光下若隐隐现——那是碎纸机留下的纪念。她微微一笑,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场:
“有些光,”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坚韧的光芒,“必须经过阴影的折射,才能被看见。而那些曾经试图遮蔽光芒的黑暗,终将成为光明诞生的背景板。”
台下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秦臻知道,她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但她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她用自己的方式,在黑暗中点燃了火炬,不仅照亮了自己前行的道路,也为那些同样在阴影中挣扎的创作者,点燃了一丝希望的微光。焚尽旧我,方能涅槃重生。这场以“灯下黑”为名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作者简介:
叶志权,曾用笔名:寻梦今生、实心木。四川成都人,现居贵州省凯里市。中国铁路作家分会会员,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老年诗书画协会贵阳分会会员,名篇•金榜头条文学艺术网贵州省文学社社长,喜好文学,业余撰稿,钟情于诗词歌赋、散文随笔。喜欢岁月的回眸,细心体会生活的点滴,在流年的风景中记载心灵印记,享受每一个平凡瞬间。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个人简历
唐小虎,笔名:梦里,酷爱文学。喜爱散文、歌词创作。《三苏文学》常务社长,微信号/wxid_s3otpbxws4pn21,青神县作家协会会员。与音乐走廊合作之歌曲《锦绣青神》、《相知相守风雨同舟》、《南方的雪》等广为传唱。被百度音乐、MVBOX、酷狗等音乐平台收录其中。多篇散文作品在省、市级多家自媒体平台发表;主要作品:《青神之夜》、《峨眉情缘》、《老家的味道》、《天下太平 人皆向往》、《汉阳时光:一捧江水 半轮诗月》、《桂花香溢 岁月沉香》、《“东方明珠”之印象.白果》、《开放包容之浪漫丽江》、《腾冲之约》、《梦幻泸沽湖,摩梭走婚俗》、《洱海的风令人醉》、《邛海结缘》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