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102)》「向未来挑战」(2346辑)

晨间寄语
由于前文提到时代名人张铁生,觉得有写的内容,又续上些忆起往事。个人观点,我对那“十年”喜忧参半。十年,我从少年走向青年、成年。喜的是打倒走资(此处特指走了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希望没有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坏蛋。忧的是武斗打起来了,一个单位、一条街上、左邻右舍,因为派性和立场,干起来了。拿着板凳,站在路口、台上,开始辩论,争锋相对,闹得人心惶惶,谁对谁错?直到现在,谁对了、谁错了?
而今,言谓资本主义的话题,让社会实践去证明,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值得欣慰的是,无论派性和立场怎么闹,小城辛勤的园丁们,拿起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仍旧我行我素,执业于学子们仰望的三尺讲台。要不然,改开也好、百废待兴也罢,哪来的这代人兢兢业业,建起了以“特区”为代表的高楼大厦?国家有了质的飞跃,是当初仍旧我行我素的老师们的辛勤浇灌,这代人奋力负出的结果啊!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彼时的老师已是耄耋之年,这代人也退休已老。庆幸民族崛起之时,方觉握手彼时的坚持之珍贵。在此,道一声:老师们辛苦啦!
曾经,小城虽小,但是故事多。五六十年代的小城中学,就有来自多个省市的师资力量,包括北京市。我的印象,那时的老师们不苟言笑,稳沉持重,教书育人,四季不歇。偶尔会看到个别老师抽烟,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有喝酒的。许是历史构成的原因,学生虽有无羁,老师则以课为业,只要有问,诲人不倦。即便如此,彼时的师生,已是为国家为民族,铸就了辉煌。因为那个年代的人,普遍朴实无华,坚韧不拔,脚踏实地,勤劳勇敢,负出是本分,偷奸耍滑才是以为不屑。
大家都本本分分啊!
我的母校出了很多人才。学者、商人、士兵、教授、工程师、海归、将军、省部级、副国级,凡是可以出众的,要有尽有。
所以小城故事多。小城人沐浴在带有山风的阳光下,生活在小河田园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在湖光山色里。小城在多处多A的景区光环中,像一只腾起的孔雀,飞翔在跨越时光的隧道,亦如老师教出的朗朗读书声,实现了故事的升华!
新的一天,早安!
2025.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