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深秋宁夏飞雪感吟(下平一先)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琼花提早盖秋颜,别怨苍穹降白棉。
尚未枫林姿韵褪,何妨菊苑柳丝连。
云山昨夜酣诗梦,雪雾今晨绘玉篇。
砚静寻香描好景,情怀暗许写丰年。
2025.10.18.
七律《深秋宁夏飞雪感吟》诗评
这首七律以“深秋飞雪”为引,紧扣“下平一先”韵部,章法工整、意趣鲜活,是一首兼具写实之景与抒情之怀的佳作。
一、炼字精准,摹景生动
首联“琼花提早盖秋颜,别怨苍穹降白棉”以巧喻破题,“琼花”“白棉”二词将飞雪描摹得轻盈洁净,“盖”字动态感十足,既点出雪落之快,又暗合“提早”的意外感。“别怨”二字更跳出悲秋窠臼,为全诗奠定了豁达欣喜的基调,开篇便见构思之巧。
二、对仗工整,意脉流转
颔联“尚未枫林姿韵褪,何妨菊苑柳丝连”对仗严谨,“尚未”与“何妨”形成转折呼应,一边是秋景(枫林)未谢,一边是冬雪(映菊柳)已至,秋与冬的交织在短短十四字中交融,既写实深秋飞雪的特殊时序,又暗含“四时景致各有妙”的豁达。
颈联“云山昨夜酣诗梦,雪雾今晨绘玉篇”则由景入情,将“昨夜”与“今晨”、“诗梦”与“玉篇”对应,把诗人观雪的情志融入时空转换中,“酣”“绘”二字赋予自然景致以人文意趣,让雪景不再是单纯的景物,更成了触发诗情的媒介。
三、卒章显志,情怀饱满
尾联“砚静寻香描好景,情怀暗许写丰年”收束全篇,由“观雪”到“写雪”,再由“描好景”落到“许丰年”,将个人的诗兴与对农事的关切相连,格局由小见大。“寻香”二字尤妙,雪本无香,却因诗人欣喜之情“寻”出香意,虚实结合间,尽显对雪兆丰年的期盼。
整首诗以“雪”为线,从初见雪的惊喜,到赏雪的意趣,再到因雪生情的期许,景、情、志层层递进,既守七律格律之严,又有灵动鲜活之态,尽显诗人对生活景致的细腻感知与豁达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