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恒大先生
《中师生礼赞》(通韵)
隆光诚(广西南宁)
僻陬边寨卧烟云,沐泳韦编翰墨芬。
满腹瑾瑜传慧业,一园桃李泛秾春。
乡村喜看群飞雁,璞玉欣观百鍊痕。
倘若当年家道旺,山鹰或恐更徽尘。
恒大先生《中师生礼赞》原玉:
就读师范志凌云,一世深耕草木芬。
烛影摇山星夜路,书声破晓垄头春。
千村桃李成蹊日,两鬓冰霜映月痕。
母校今虽无旧匾,丰碑早已立乡尘。
步韵诗评析:隆光诚《七律·步韵恒大先生〈中师生礼赞〉》
一、内容主题
隆光诚的步韵诗以“中师生”群体为赞颂对象,延续了原玉对乡村教育者的礼赞主题。首联“僻陬边寨卧烟云,沐泳韦编翰墨芬”描绘中师生扎根偏远地区、浸染书香的场景,与原玉“就读师范志凌云”的凌云壮志形成呼应,但更突出环境的艰苦与文化的坚守。颔联“满腹瑾瑜传慧业,一园桃李泛秾春”赞颂中师生以才学培育桃李的功绩,与原玉“烛影摇山星夜路”的辛勤耕耘相得益彰,但“泛秾春”的意象更显生机。颈联“乡村喜看群飞雁,璞玉欣观百鍊痕”通过“群飞雁”喻指学生成才、“百鍊痕”暗喻教育打磨,与原玉“千村桃李成蹊日”的成果展示异曲同工,但更强调教育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尾联“倘若当年家道旺,山鹰或恐更徽尘”以假设笔法,惋惜中师生因家境限制未能展翅高飞,与原玉“母校今虽无旧匾,丰碑早已立乡尘”的永恒丰碑形成对比,增添了一丝悲悯色彩。
二、步韵技巧
隆光诚严格遵循原玉的韵脚(云、芬、春、痕、尘),押“en”韵,音韵和谐。首联“云”与“芬”押韵,描绘边寨与书香的交织;颔联“春”延续温馨氛围,尾联“尘”收束全篇,使诗歌结构紧凑。步韵中,隆光诚巧妙转化原玉意象,如将“烛影摇山”转化为“沐泳韦编”,将“书声破晓”转化为“一园桃李”,既保留原意又赋予新意,展现了高超的创作技巧。
三、意象与情感
诗歌意象丰富,如“烟云”“韦编”“桃李”“群飞雁”等,既描绘了乡村教育的场景,又寄托了中师生的情怀。情感上,隆光诚在赞颂中师生的同时,尾联透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感慨,与原玉的纯粹赞颂形成对比,使诗歌更具层次感。例如,“山鹰或恐更徽尘”的假设,既是对中师生潜力的肯定,也是对时代局限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真挚。
四、与原玉的对比
与原玉相比,隆光诚的步韵诗在主题上更聚焦于中师生的个体命运,而非集体丰碑。原玉以“丰碑早已立乡尘”收束,强调永恒功绩;而隆光诚以“山鹰或恐更徽尘”作结,突出个人遗憾。在风格上,隆光诚的诗歌更显细腻,如“沐泳韦编”“璞玉欣观”等句,语言典雅,与原玉的质朴豪迈形成互补。
五、总结
隆光诚的步韵诗在内容上延续了原玉对中师生的礼赞,但在情感表达上更显复杂,既赞颂了乡村教育者的奉献,又惋惜了个人命运的局限。步韵技巧娴熟,意象选择恰当,情感真挚动人。与原玉相比,隆光诚的诗歌更注重个体与时代的互动,展现了中师生群体的多样面貌,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