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才自析七绝句《见吴奉岱兄画霓裳舞仕女图》而咏史
工笔图中见太真,
飘然无骨宛如神。
一敲腰鼓胡儿舞!
谁教三郎卷战尘?
逐句简说本诗的起、承、转、合:
(一)“工笔图中见太真” :以画作切入,也说明吴奉岱老先生工笔仕女图细腻而逼真,使杨贵妃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杨玉环为什么叫“太真”?她原来是李隆基之子李瑁的妃子,李瑁的父亲为了乱伦先让杨出家当道姑,道号“太真”,两年后再将其接入宫,册封为贵妃,这是人所共知的事。
(二)“飘然无骨宛如神”:及时承出句且深化杨贵妃的舞蹈之美,美若神仙!“无骨”并非我造词,典出自于清朝李渔的句子:“腰肢九细如何抱?柔如无骨”。描绘了腰肢纤细,但杨太真是有名的肥妃,闭月羞花是谁?读者自知!
(三)“一敲腰鼓胡儿舞” :骤起波澜,腰鼓声打破虚幻美境,安禄山(胡儿)的胡舞与霓裳舞形成强烈对比,安禄山是杨贵妃的干儿子,体重300多斤还捧着大肚子翩跹伴舞,盛唐就是奇葩!
(四)“谁教三郎卷战尘”? 将历史责任直指唐玄宗(三郎),他为什么叫“三郎”?乃同宗的排行,他是父亲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尾句是诗眼,以问收束全诗,自我感觉十分到位,且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纵观此诗,愚认为还圆了杜牧:“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的千古名句后续。下面再以一首七言律诗收官析论:
细看吴公工笔画,
白宣彩色两相宜。
沉鱼落雁集身美,
闲月羞花映影奇。
胡鼓声惊皇帝梦,
仙姿舞破盛唐基。
杜郎若解愚翁意,
应叹新篇续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