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元离开我们已经15天了,如今我终于鼓起勇气,写下对这位挚友的深切怀念。善元生于1989年1月5日,那天恰逢农历小寒,正如“小寒”这个节气,她短短36载的人生,充满波折,需要得到更多温暖;同时她以自己的方式,温柔地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2023年6月,善元受邀担任深圳建辉慈善基金会爱传递平台“爱心传递奖”评委。那时的她需坐在轮椅上,全身仅有左手能灵活活动,很少有人知道,她正与一种罕见病:多发性肺动静脉瘘(发病率约五万分之一的呼吸系统疾病)艰难抗争。
回溯至2014年,正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的善元,因突发大咯血陷入深度昏迷,且昏迷状态持续28天,当时医生曾断言“最好的结果就是植物人”。面对绝境,其父亲、暨南大学退休教授郑文杰从未放弃:他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方面邀请中医团队介入,逐步控制肺部感染、缓解咯血症状;另一方面提出“自在康复”理念,通过高频振动治疗、针对性运动训练,还自学筋膜治疗技术,亲自帮女儿开展康复训练。
而在2024年5月2日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的专访(https://tv.cctv.cn/2024/05/02/VIDErgGZen6WageEb4dyzdvw240502.shtml)中,我们更能直观看到善元日常生活的不易:她心肺功能极差,长时间用脑需靠氧气支撑,血氧水平一旦走低、免疫力不足,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即便如此,她仍克服重重困难,始终以自己的方式行善助人。
在我看来,正是这位科学家父亲倾尽所有,与善元并肩抗争,共同创造了医学奇迹——他为女儿在世间续了11年生命,也为我们留下了更多直抵人心的感动与值得深思的生命力量!
我与善元的缘分,也是始于2023年6月,当时我提交了“爱心传递奖”的评选表,刚进报名群,她就主动@我聊天,说看完我的事迹很受感动,夸我阳光又有力量。她还特别提到我网名里的“歌”字用得好,问我是不是喜欢唱歌。我告诉她,不仅是因为喜欢唱歌,更是对生活的歌颂。那之后,《我们都一样》《厚德载物》《苹果香》《寒山僧踪》……我经常唱歌给善元听,她总会给出中肯的建议;即便歌声有瑕疵,她也会笑着说是手机的问题,特别贴心。就这样,我们因“爱传递”结下善缘,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2023年12月,“爱心传递奖”颁奖礼在广州举行,善元、我还有陆晗清师姐一起上台,朗诵了我改编自莫言先生作品的《向善,是人心所需》。那天现场我们没太多交流,微信上却聊个不停:她有点尴尬地说,好多人过来问好,自己记不住名字、对不上号。我安慰她说:“不管认不认识,笑着说‘老师好,你也很棒’就好啦!”
2024年,我在爱传递“对话行善者”平台主持了20期人物访谈,其中5月4日青年节这期,我特意留给了善元。那期节目里,我们畅谈人生,向大众分享彼此独一无二的生命经历,一同阐释生命蕴藏的无限可能性。
我们都偏爱传统文化(善元更是琵琶九级):我曾吟诵《道德经》的章节,她便用粤语背诵苏轼的《定风波》来回应;我们也常一起品味古诗词的意境,比如李白《春思》里“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这句,每当发呆思念一个人时,风轻轻吹动门窗的帘子,恍惚间,我们又何尝不会错觉,是不是思念的那个人来了呢?
2025年2月,我帮善元投稿了她的文章《不平凡的爱 不简单的选择》,参与爱传递征文比赛。到了4月,比赛公示结果,这篇文章荣获二等奖。善元拿到奖金后,执意分了一半给我,我用这笔钱给她买了本善书,剩下的则捐到腾讯公益让它“从善如流”,和她一起做功德。
7月时,善元经历了一次紧急抢救。恢复后她告诉我,已经跟表哥、表嫂、表弟、堂妹都交代好了:下次如果再遇到需要插管、而她自己又意识不清的情况,就选择拒绝抢救。即便如此,她平日里依旧活得积极又通透,在我看来,她早已活成了禅者的模样,既有着对生死的坦然接纳,又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忱热爱。
2025年9月28号晚上,我帮全国劳模冉树苍老师做《身影》访谈,结束后便看到了善元的消息,她特意发来关怀:“看到甘肃地震了,你和家人还好吧?”知道我又在参与志愿者工作,她说:“你都快成几位前辈的替身了。”我说:“这是精神传承。”以前我们经常会互动道晚安,可那天没有,她最后发给我的,是两个带着笑意的表情……相信在诗意的世界,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我会先主动和她打招呼吧!
欣慰的是,在善元离开的前几天,她说在和我的交流中,她学到了很多,心里再没有了抱怨。她总说自己特别感恩命运的眷顾,还认真跟我讲:“其实我仔细回顾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觉得真的很幸运很感恩,因为真的不停有贵人出现!”
我一直习惯叫她“善元姐”,她好几次让我直呼“善元”或她的另一个名字“濢鸿”,我还是改不了口。今天写下这些时,我用了“善元”。作为她的知己好友,能出现在她的生命里,我深感荣幸。她是我见过极少数内心纯净、善根深厚的人,给我和有缘者们(过去、现在、未来)留下这么多美好回忆。愿善元带着满心善念光明前行,我会永远深深怀念她、感恩她、祝福她。
【郑濢鸿(郑善元) 广州人,琵琶九级,曾在人民作家发表文章,肢体残疾人,爱心传递奖评委。香港中文大学硕博连读生。2014年突发疾病被诊断为植物人,在父母不放弃、不抛弃的坚守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苏醒过来并完成硕士研究生答辩。】
王鹏,甘肃籍无臂自强模范,中央电视台嘉宾、国家一级残疾人运动员、在体育、文艺、公益等领域,荣获省级、国家级荣誉30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