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雨绵绵橘农忧忧
○曹文乾
青灰色的天像是被什么东西砸穿了似的,雨就从这抹灰里不停地漏了下来——不是夏天那种砸在地上能溅起水花的骤雨,是细得像丝线、软得像绒毛的雨,织成了一张松松的网,把整个大地都罩在了里面。
金秋十月,本来是我们宜昌农村卖橘子的黄金时段,秋雨淅沥,如丝如缕,雨水也本应是润泽大地的甘霖,然而,秋雨却成了橘农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连绵20来天的秋雨,眼看成熟的柑橘卖不出去,这可急坏了橘农。
我站在老二家的橘园边,看着漫山遍野的橘子——拳头大的果子挂在枝头,表皮本该是鲜亮的橙红,此刻却蒙着层洗不掉的湿冷,有的果蒂处还浸出了浅褐色的印子,是谁偷偷抹了把泪?
去年的橘子价格特别好,每市斤还卖到了2块。可是,今年的橘子不仅价格贱,还很少有商贩来上门收购,即便是有每斤也只划几毛钱。屋漏偏遇连阴雨,今年橘树成熟时,柑橘疫霉褐腐病,导致大面积的橘树异常落果。
我瞧见邻居家橘农张大爷眉头紧锁,他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个刚摘的橘子,那橘子黄的泛白。“雨再这么下,果子都要全烂在树上了。”他的声音哽噎,眼睛盯着脚下的泥地,那里积着一滩水,映着灰蒙蒙的天,也映着他愁眉不展的脸。
往年这个时候,橘园里早该满是采橘的人,竹筐摞得老高,橙红的橘子从枝头落进筐里,“咕咚”一声,是甜滋滋的响。收购橘子的大卡车停在公路上,谈价声、装筐声混在一起,连风里都飘着橘子的清香。
可今年,路口空荡荡的,只有雨水顺着路面的沟壑往下淌,把原本能走卡车的路泡得泥泞不堪。
橘农张大妈坐在堂屋里,面前摆着个竹筛,筛子里摊着些挑拣出来的橘子。往年,她总爱把皮薄的、好吃的橘子给城里的孙子寄去,可现在,她只是机械地翻着橘子,看到表皮有霉点的,就轻轻放进旁边的竹篮——那篮里的橘子,已经堆得半满了。“昨天联系好的收购商,说下雨路不好走,来不了。”她抬起头,眼里有红血丝,“家里还囤着上万斤的橘子。
杂屋的墙角,堆着几袋化肥,袋子上落了层薄灰。那是张大爹今年春季咬牙买的,说去年橘子价格高,今年是“大年”,要给橘子施最好的肥,盼着秋天能“大捞一把”。没曾想,人算不如天算。可现在,橘子缀满了枝头,却没人来收。雨丝像扯不断的线,还在不停地下,像要把橘农这满山的希望,都泡进水里去。
傍晚的时候,雨稍微小了点,张大爹还是披着雨衣去了橘园。他说要再看看,说不定明天天就晴了,收购商就来了。我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他的脚步在泥泞的田埂上深一脚浅一脚,雨衣的下摆被雨水打湿,贴在腿上,显得格外单薄。
天渐渐黑了,雨又大了起来。大厅里的灯亮着,张大妈还在翻着竹筛里的橘子,竹篮里的烂果,又多了几个。窗外的雨丝,还在不停地织着,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满山的橘子,把橘农的愁,都牢牢地裹在里面,让人喘不过气来。

(作者简介:曹文乾,教师,宜昌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散文学会会员、媒体特约记者、网站编辑。闲暇时光,喜好码温暖的文字,喜欢用键盘耕耘贫瘠,用文字编织人生,徜徉隽永的文字世界,心游弋在文字里,醉在文字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