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故事与风情
文/刘德庆
兰州,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与风情。
我从武威坐火车270公里的路程,三个小时的旅程,就见到了在兰州给大弟弟看孩子的伯母。
伯母在我三周岁的时候就回过山东老家。听伯父说,伯母是兰州卫校毕业分配到武威的,是一位全科医生。年轻时两人多次参加一些活动,有良好的印象,后又经人介绍,终成眷属。伯母生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1990年爷爷病重,伯母又随伯父回老家。伯母性情温和,在医院深受患者喜爱,在家也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可惜疾病无情,伯母已于两年前离去了。更令人痛心的是我那同庚的姐姐因病也于年前离开了我们。
在兰州,伯父难掩喜悦之情,第二天就带我来到了黄河大铁桥――中山桥。它是兰州市地标性景观,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誉。其前身是明洪武年间的镇远浮桥,1906年,甘肃洋务总局与德国泰来洋行签订包修合同,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1908年5月开工,1909年8月竣工通行。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桥”。
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为四墩五孔,每孔跨径45.9米。上部结构为穿式钢桁架,下部结构南北两岸桥台为水泥砂浆砌条石,中间四个桥墩为高强度快凝水泥砌料石重力式结构,沉井基础开挖至岩层。1954年,兰州市对铁桥进行整修,添加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使铁桥更加坚固美观。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兰州市、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是极具代表性的能综合反映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时期桥梁建造工业风格和特征的遗存,是中国近代桥梁建造历史的重要缩影。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站在中山桥上俯瞰滚滚黄河,波涛汹涌。河中的小船穿桥而过,留下仿佛一条条鲫鱼背的长长白色波浪。
铁桥北面的白塔山巍峨壮观,我只身一人拾级而上。白塔山是祁连山的余脉,海拔1500米-1700米,地势由南向北递增,属黄土梁塬地貌。1958年辟为公园,总规划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建成面积466953平方米,是国家AAA级景区。
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白塔始建于元代,为纪念赴蒙古觐见成吉思汗途中病逝的西藏喇嘛而建,后坍塌,现存塔为明景泰年间重建。
白塔为七级八面实心砖塔,高约17米,塔身涂白浆,如白玉砌成,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山上园林建筑丰富,有三台建筑群、文昌宫、三官殿、三星殿等,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此外,还有黄河奇石馆、裕固族接待帐房等独特景观。
白塔山是古丝绸之路陇右中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也是古代军事要冲,西汉时期山下就修筑了金城关。站在白塔山上,向南瞭望,脚下的黄河水因冲击大地而形成的黄河原始颜色愈发明显,中山桥横跨黄河两岸,整个兰州城一览无余,沿黄河南岸的高楼鳞次栉比,远处的祁连山脉连绵起伏像一条黑色蟒带紧紧的缠绕着兰州城。
在兰州的第二天,伯父又领我来到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参观游览。
兰州八路军办事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兰州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937年5月,为营救红西路军被俘失散人员,张文彬、彭嘉伦等七人抵达兰州,秘密筹建“红军联络处”,对外称“彭公馆”。7月29日,谢觉哉以中共中央驻甘肃代表身份抵达兰州。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兰州红军联络处”随之更名为“八路军驻甘办事处”。
红西路军失败后,办事处积极开展营救工作,共收容200余名失散红军,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等帮助,并送回延安。还使近两千名被俘西路军人员获得营救。
推动建立了“妇女慰劳会”“西北青年救亡读书会”等抗日救亡组织和“联合剧团”等文艺宣传团体,创建了《西北青年》《战号》等刊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抗日爱国热情。
作为连接延安与莫斯科的红色纽带,承担了国际交通线上的人员接待及物资转运工作。
帮助甘肃工委配备干部、发展党员、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学习,并协助工委举办党员训练班,谢觉哉和伍修权亲自讲授党课,指导工委工作。
1981年,八路军兰州办事处被辟为革命纪念馆并正式向全社会开放。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等,是甘肃省唯一以抗战遗存为依托的革命纪念馆,在甘肃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兰州,不吃上一碗兰州拉面,不能说到过兰州。一碗热气腾腾的大碗牛肉拉面,端上来了。
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是兰州的特色美食,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指汤清,牛肉汤清澈见底;“二白”为萝卜白,切成薄片的萝卜洁白透亮;“三红”即辣椒火红,辣椒油色泽红亮;“四绿”是蒜苗、香菜翠绿,为面条增添色彩和清香;“五黄”指面条黄亮,选用当地优质面粉,拉制出的面条色泽淡黄,富有光泽。
汤是兰州牛肉拉面的灵魂,以煮过牛肉的汤为底,按比例配上姜片、胡椒、花椒、桂皮、茴香、食盐等数十种调料和香料,熬制四五个小时而成,汤味鲜美浓郁,不咸不腻,喝后口不干、舌不燥。
牛肉切得薄而均匀,虽量不多,但能为整碗面增添醇厚的肉香。兰州牛肉拉面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兰州文化的象征。对了 ,我吃的这家牛肉面叫马有布牛肉面,在当地小有名气。
当然,在兰州更让我神往的地方则是兰州隍庙。
它始建于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原为纪信庙,祭祀楚汉之争中“荥阳误楚,身殉汉皇”的“忠烈侯”纪信。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主要建筑毁于火灾,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建。1956年辟为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1984年11月遭失火,1987年开始依其旧制重建,2003年6月重新开放。它是甘肃省唯一幸存的府城隍庙,等级高,规模大,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难得的实物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同时,这里也是兰州的文化活动场所,曾举办过国货陈列、职工文化活动等,如今则形成了集古玩、字画、玉器等为一体的参观展览场所,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人间烟火气。
202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