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玉蝉遗珠
沈寒蝉在长江捞沙船的渔网中醒来,掌心的玉蝉碎片已与血肉交融。船工指着西天惊呼,她看见紫金山方向升起七色极光——那是龙涎液汽化的光谱。定远号冲破晨雾靠近,林墨从舰桥垂下降绳:「顾西洲启动了地堡自毁程序,但超导网络已成!」
她登上甲板时,所有星帆正在投影顾西洲遗留的脑波图谱。明叔用颤抖的手指向图谱中的富士山轮廓:「他在用残余意识引导我们...」突然整艘船剧烈倾斜,海底浮起无数发光水母,排列出新的星图。
第七十六章:水母星图
发光水母组成的星图在浪尖流动,林墨发现这是达·芬奇手稿里的「海洋占星术」。当定远号沿着水母指引航行,船底超导板开始收集生物电。沈寒蝉将融合的玉蝉按在控制台,舰载计算机突然播放出顾西洲的录音:
「龙涎液是古细菌群落...郑和用玉蝉驯化了它们...」录音里夹杂着实验室警报,「登户研究所妄图激活富士山下的主菌株...」
明叔突然指着声纳屏:「海底有东西在跟唱!」数百米下的海沟里,巨型管水母正发出与录音相同的频率。
第七十七章:深海牧菌
定远号的深潜器在琉球海沟发现惊人景象:珊瑚丛林间矗立着明代样式的玻璃培养舱,舱内流动的龙涎液发出心跳般的脉动。林墨检测水质后震惊:「这些古细菌在进行量子纠缠!」
当他们打开刻有「郑和监造」的青铜闸门,所有龙涎液突然流向海沟深处。沈寒蝉腕间的玉蝉残片发出灼热,指引她看见岩壁上蚀刻的警告:「永乐二十二年,封东瀛魔菌于此」。
第七十八章:富士魔菌
岩壁警告文下方附着达·芬奇绘制的解剖图,显示富士山是颗休眠的超级细菌。顾西洲的录音继续播放:「登户研究所钻透岩浆房,想要控制菌群思维...」录音突然被火山轰鸣打断。
定远号驶近东京湾时,富士山巅飘落的灰雪带有龙涎液气味。林墨用显微镜观察后倒吸冷气:「他们在让古细菌吞噬火山灰!」更可怕的是,灰雪中的细菌正在重组DNA,显现出日本皇室的菊花纹章。
第七十九章:菊花纹章
发现细菌变异后,定远号立即启动光学迷彩。但为时已晚,日军零式战机已循着细菌趋光性扑来。当机枪子弹击穿星帆,破损处流出的龙涎液竟在空中凝成菊花形状。
沈寒蝉触碰漂浮的菌群菊花,突然听见顾西洲的思维:「细菌在模仿宿主意识形态!」她将玉蝉碎片掷向菌群,所有菊花瞬间瓦解成郑和船队的徽标。明叔激动地翻开航海日记:「三宝太监早用玉蝉设置了基因锁!」
第八十章:基因锁链
玉蝉碎片在菌群中引发链式反应,所有变异细菌开始逆转变回龙涎液原态。定远号趁机突破防线,驶入布满放射性废弃物的相模湾。林墨检测到强辐射源:「登户研究所在这里培育辐射菌!」
潜艇舱内突然红光闪烁,顾西洲的脑波图谱发出最后警告:「菌株将借核污染加速进化...」图谱突然演变成富士山喷发的模拟动画,岩浆流经处皆生长出金属质感的珊瑚。
第八十一章:珊瑚金属
定远号的钻探器在富士山麓取得惊人样本:岩浆冷却形成的珊瑚状结构实为龙涎菌代谢物,具有常温超导特性。林墨在实验舱惊呼:「这些细菌在冶炼超导合金!」
突然整个相模湾沸腾起来,海水裹挟着发光菌群涌向海岸。沈寒蝉看见菌浪中浮出顾西洲的虚影,他指向东京方向:「皇宫地下...有郑和留下的抑菌钟...」
第八十二章:江户钟声
定远号冒险潜入东京湾,声纳在皇居下方发现青铜钟形的巨大空洞。当沈寒蝉播放玉蝉录制的钟声,海湾所有龙涎菌同时转向,如朝圣般涌向皇居。日军防线在菌浪冲击下崩溃,他们看见菌群在皇宫上空聚合成巨大的郑和座船。
菌船桅杆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顾西洲站在富士山喷发口,将最后一块玉蝉投入岩浆。「永别了...」他的微笑随菌群散作满天萤火,「我的寒蝉...」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