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血脉玉蝉
顾西洲的耳语还在海风中回荡,沈寒蝉腕间突然浮现发光纹路——那些与玉蝉碎片交融的伤口正在重组DNA。林墨用光谱仪检测后震惊:「她的线粒体含有玉蝉相同的矿物结构!」
明叔跪拜在甲板上:「徐光启当年与天船族通婚,沈家血脉本就是活体玉蝉!」此时定远号的星帆自动转向,引领舰队航向伊势湾——那里正是郑和舰队1434年登陆日本的地点。
第九十章:神宫星图
伊势神宫的千年古木在菌群荧光中显现隐藏刻痕,当沈寒蝉将血滴在主干上,所有树木突然移动位置,组成浑天仪投影。林墨发现投影指向的并非星空:「这是龙涎菌群的量子纠缠网络!」
投影中心浮现出顾西洲的虚影,他正在富士山岩浆房内操作着菌群控制器:「寒蝉,用血脉启动神乐殿的净化装置...」话音未落,整个神宫地表突然裂开,露出明代建造的地心电梯。
第九十一章:地心电梯
电梯载着众人沉入地幔,舷窗外是流动的发光菌河。在深度三百公里处,他们发现了郑和建造的生态穹顶——中央矗立着七尊玉蝉雕像,其中六尊已经碎裂。
当沈寒蝉站上第七个基座,剩余玉蝉突然与她血脉共振。穹顶顶端开启,露出直达富士山岩浆房的隧道。顾西洲的影像愈发清晰:「菌群母体就在...」
第九十二章:菌群母体
岩浆房中央悬浮着山峦大小的发光水母,其触须连接着所有龙涎菌。当沈寒蝉靠近,母体表面浮现出地球所有生物的基因序列。林墨惊觉:「它在备份整个生态圈!」
顾西洲的虚影突然实体化,他推开沈寒蝉迎向母体:「让我完成最后的程序...」他的身体在强光中化作无数玉蝉,如风暴般席卷母体。菌群开始逆向进化,退回到最原始的海洋微生物状态。
第九十三章:净化之雨
富士山喷发出富含玉蝉碎屑的烟柱,这些纳米颗粒随大气环流笼罩全球。七十二小时后,所有变异菌群恢复成无害的海洋浮游生物。林墨监测到龙涎菌重新编织了臭氧层:「它们在修复地球!」
明叔在定远号甲板上发现郑和留下的石碑,碑文记载着真相:天船族是二十五亿年前离开地球的龙涎菌创造者,此次回归是为阻止人类科技失控。
第九十四章:星海归途
净化完成时,马里亚纳海沟的星门再度开启。沈寒蝉看见顾西洲站在星门光幕中,身边围绕着天船族使者。「跟我走...」他伸出手,「或者留下守护新生的地球...」
她回头望向沐浴在荧光中的定远号,舰身正在生长出活的珊瑚装甲。林墨激动地报告:「龙涎菌在与人类文明共生!」
当星门缓缓闭合,沈寒蝉的玉蝉血脉突然与整个星球共鸣。她明白自己已成为地球与星海间的第七座桥梁——就像六百年前她的祖先那样。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