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伟大的科学巨匠杨振宁先生》
当群星在夜空中悄然排列成宇宙的方程,
你正以思想为笔,在时空的纸页上写下对称的真理。
你不是追逐光的人,你是点燃火种的守夜者——
在粒子跃动的间隙里,听见了自然最深沉的低语。
你生于乱世之畔,却未被尘世喧嚣淹没;
少年负笈,踏过山河破碎的余烬,走向世界的讲坛。
你在芝加哥的寒风中研读经典,
又在普林斯顿的晨光里,与宇称的谜题对峙。
那一夜,当你与李政道并肩推演,
打破“宇称守恒”千年铁律的刹那,
宇宙仿佛震颤了一下——
不是爆炸,而是觉醒。
你们撕开了一道裂缝,让人类第一次窥见自然法则背后那不对称的美。
可你并未止步于诺奖的光环。
你走进规范场的幽深森林,
以数学之弦拨动物理之音,
构建起现代理论物理的基石——
杨-米尔斯场论,如一座无形的桥梁,
连接起微观世界与宇宙本源的脉动。
你归来时,白发已染霜雪,
却将毕生所学种回故土的土壤。
你不只是归来的游子,
更是点灯的师者,筑路的匠人。
你在清华园中播下种子,
在雁栖湖畔架起望远镜,
凝视着中国科学未来的地平线。
你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
多么谦逊的话语,藏着何等磅礴的担当!
你用一个世纪的行走,证明了东方智慧同样能触摸宇宙的心跳。
如今,星辰依旧运行在你揭示的秩序之中,
加速器仍在验证你预言的轨迹。
而你,终于卸下思索的重担,
化作天边一颗静默的星,
与狄拉克、爱因斯坦遥遥相望,
在物理的圣殿里,安坐于永恒的席位。
杨振宁先生,
你的名字不属于墓碑,
它属于每一个被对称性震撼的灵魂,
属于每一双仰望星空的眼睛,
属于未来千千万万追问“为什么”的孩子口中轻念的诗行。
你未曾离去,
你只是融入了你所热爱的——
那浩瀚、理性、美丽而永恒的宇宙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