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诗词学会主编
2025年10月15日
本期编辑 蒲先和 侯发玉
本期内容提要
一、研讨 李煜《浪淘沙•怀旧》下片第一句,有的版本是“独自莫凭栏”,有的版本是“独自暮凭栏”。莫?暮?说出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作业 用我们所说的“点睛画龙法”写一首题目为“秋雨”的七绝。
本期内容
一、研讨
1.杨升发
答:“莫”通“暮”,属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由于“莫”本意为“日落时分”,引伸为否定代词后,为区分本意另造“暮”,形成同音或近音借用关系。
2.翟丕万
我以为,二者不矛盾。“莫”读mù时,是“暮”的本字,最初造字的本意,是个会意字,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即“日落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它被借去表示否定义了,就又用形声字造字法造出“暮”来表示“日暮”。故而“莫”读mò时,表示否定,相当于“不”;还表示揣测,有“或许,大约,莫非”义;等等。本词句中,从语境看,眼前景触发心中情,应该读“mù”,取日暮之义。所以,“莫、暮”,都有日暮傍晚义,不冲突,不矛盾。
3.孙丽娟
答:在古诗词中表示时间晚、将近时“莫”多通“暮”,因音近而通用,属于典型的通假字。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
4.张爱丽
答:“莫”通“暮”,属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现象。“莫”的本意诗“日落时分”,为否定代词后,为区分本意另造“暮”,形成同音或近音借用关系。
5.王文良
答:我赞同读莫。莫,不要之意,“莫凭栏”暗示避免触景生情,突出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无奈。我认为更加切合作者当时的心境。
6.孙立波
答:赞同读“暮”。理由:若读“莫”,“独处莫凭栏”的意思是:作为亡国之君只有自己一个人凭栏眺望失去的江山,十分伤感。若两人,几人共同凭栏眺望失去的江山,作为亡国之君难道就不伤感了吗?显然不合理。
读“暮”,意思是:独自在黄昏时凭栏眺望失去的江山,内心十分伤感,这样符合常理。
7.赵芳
我的看法是“独自莫凭栏”,此处读mu。古时侯“莫〞是象形字,说明太阳落在草丛里了,就是指黄昏后时刻,表示“日落了〞。描述了“故国是日暮西山”,突出了李煜被虏后的悲伤心情。
8.许永兴
如果写作“暮凭栏”意思很直接,就是在黄昏时分独自倚靠着栏杆,这是描述一个时间背景。如果写作“莫凭栏”意思则是千万不要独自倚靠栏杆,这是一个强烈的劝诫或自省。后者更深刻。
9.岳崇刚
李煜的这阙《浪淘沙》在低沉悲怆的情调中,诉说被囚禁在汴京时的苦闷与自伤。“独自莫凭栏”一句以劝诫口吻隐晦表达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与不敢正视现实的矛盾心理。这里的莫,应该是"不要″的意思。如果是“暮”的话与上阙“五更寒”不符。
10.张春华
我认为是“莫”。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一句中,“莫”字是恳切、无奈的自我劝诫,更能体现亡国之君的卑微孤独与绝望。“暮”字表明时间,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如“莫”字更让人共情。
11.宋长灵
"莫"与"暮"是通假字,在这里读"暮"更贴切些。表达日落黄昏,独自凭栏眺望对失去江山的伤感。
12.蒲先卫
凭栏,本就是一个人的一种孤独与思念。如果是在夕阳西下、暮色苍茫的景况下独自凭栏,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凄凉与悲伤!这正是一个亡国之君内心的真实写照。因此,我认为应该是“独自暮凭栏”。
13.侯发玉
‘’莫凭栏‘’强调主观的自我告诫,意思是不要凭栏远眺,因为怕触景生情,加深亡国之痛。这样更突出了李煜内心的挣扎和清醒的囚徒身份,与下文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直接呼应。
‘’暮凭栏‘’则侧重时间背景,指黄昏时凭栏,用暮色苍茫的意境来烘托孤寂凄凉,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莫凭栏‘’,因为它更能体现词人那种明知痛苦却无法自拔的复杂心境。
14.白相村
赞成读“莫”,全句为“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悲怆。“莫凭栏”更贴合这种克制而深沉的哀伤。
15.蒲泉章
赞成读“莫”,“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抒发对故国的思念内心感怀,独自一人万不可倚栏远眺,徒增悲伤,故国千里江山,离别很容易,再见一面就难了,“莫凭栏”更贴合作为阶下囚悲伤与哀叹。
16.黄宽远
现代汉语词典
古"莫"又同“暮”,现在即然莫有了新的含意,在这里用"暮"更贴切些。
17.赵玉霞
1、赞成为“莫”,“独自莫凭栏“,“莫“:不要,不能。更强调和突出了失去故国的孤独、凄凉和不能承受之哀伤。而“暮”只是直观地点明时间,情感色彩不强。再者,上阙写晨醒的感觉,下阙一下子写到“暮”,也给人以突兀的感觉。
18.赵金雷
答:莫字表示劝诫是“不要”的意思;暮字表示时间是“傍晚”的意思。
我认为在古诗词中“莫”与“暮”虽为通假字,但“独自莫凭栏”诗句中用“莫”字较为贴切。更能体现诗人作为亡国之君内心深处的悲伤和痛苦。
19.马宁
我赞成读“莫凭栏”。“莫”意为“不要”,表现出克制与不敢,语气中带有压抑与冷寂的伤感,是“心有千结,不敢触景”的痛。而“暮凭栏”仅表时间与感悟,语气柔和、安静、释然。“莫凭栏”是痛到极处的克制,“暮凭栏”是看透世事的安然。前者更契合李煜亡国之痛。
20.陈刚丽
“老道说诗”博主认为正解应是“独自暮凭栏”,暮指黄昏,意思是暮色苍茫,自己的心情也像黄昏一样很伤感。博主认为如果是独自莫凭栏,莫指不要,那么独自不要凭栏,两三个人或者很多人就可以凭栏了吗?我赞同博主的说法,读暮(即黄昏)。
21.汪萍
赞成读“莫”,“独自莫凭栏”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悲怆。“莫凭栏”更有力度,直抵人心,故国之情,亡国之痛,亡国之君的无奈与悔恨溢于言表。
22.蒲先和
蔡国强先生认为,李煜《浪淘沙·怀旧》下片第一句,“独自莫凭栏”是错误的,应当是“独自暮凭栏”。
不赞同蔡先生的观点。“独自莫凭栏”,也就是“独自一人‘不要’凭栏”才是正确的。
理由一,为什么“独自莫凭栏”?说明他已经独自“凭”过栏了(无论是晨、午还是暮),体验过“流水落花春去也”那种刻骨铭心的悲伤与无奈,所以才告诫自己:不要独自一人再去“凭栏”了!这显然比“独自暮凭栏”情感更加深了一层。
理由二,蔡国强先生说“如果是两个人(或者更多)就不会悲痛了?就不会想到过往了?就不会想到自己的故国万里江山了?”答案是肯定的:多人在一起,你能够独自沉下心来去回忆往事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其实蔡先生这一段言论述的是“独自”,根本与莫、暮无关)。
提示:部分诗友没有很好地领会研讨的题目,(可能没有仔细看“老道说诗”,即蔡国强先生的短视频)所以只分析了“莫、暮”通假,没有分析用莫、用暮哪一个更合理。以后一定注意仔细审题。
二、秋雨
1.杨升发
秋雨
霪袭心扉难入眠,缠绵半月苦连天。
青纱帐变汪洋海,伞下万瞳双泪涟。
2.翟丕万
秋雨
彤云频送雨霏微,草穗衔珠悬欲垂。
鸦鹊怀忧湿羽重,平湖水涨鹜欢嬉。
3.孙丽娟
秋 雨
斜风细雨涤秋霜,收尽莲歌冷碧塘。
阶下桐荫添素色,罗衣玉簟透新凉。
4.张爱丽
秋雨
寒雨敲窗夜未阑,阶前梧叶半凋残。
何堪最是檐头滴,点点声声入客叹。
5.王文良
秋雨
淫雨霏霏半月长,河宽湖满瀑飞扬。
野田沥涝禾收误,感叹农家心慨伤。
6.孙立波
秋雨
簌簌轻声了不休,贪侵田垄误耕畴。
待收谷粟沾泥腐,空倚柴门伤叹秋。
7.赵芳
秋雨(通韵)
淅沥屋檐滴漏长,残灯摇曳影彷徨。
忽闻窗外芭蕉语,一夜秋声入客肠。
8.许永兴
秋雨
檐滴疏声织夜长,阶前寒叶叠枯黄。
农家愁绪何能寄,红外光波胜旭阳。
9.岳崇刚
秋雨
一旬淫雨令农伤,瓜果秋粮无计藏。
怎奈乡民心似火,望天早日出骄阳。
10.张春华
秋雨(通韵)
寒雨连宵心若焚,秋收无望米无新。
城区依旧宴酣乐,多少农家欲断魂。
11.宋长灵
秋雨(通韵)
连绵阴雨未睁眼,斗胆问天是何怨。
不晓"三秋"农事忙,阳光普照民期盼。
12.蒲先卫
秋雨(通韵)
瀑布悬山水满溪,绵绵秋雨泄天池。
征途游子望迷雾,田陌农家泪洒畦。
13.侯发玉
秋雨(通韵)
霪雨连旬地作囚,水淹田垄穗难收。
芽穿粟米心焦碎,望断云层盼日头。
14.白相村
秋雨
冷雨绵绵意未休,低田积水豆难收。
老农独坐檐前叹,一荚垂头一荚愁。
15.蒲泉章
秋雨
连旬冷雨浥寒烟,禾谷生霉水满田。
最是农家愁夜永,秋播误过好时间。
16.黄宽远
秋雨(通韵)
秋收秋种此时难,寒露时节霪雨连。
玉米花生水中泡,农民仰首问青天。
17.赵玉霞
秋雨(通韵)
沥沥兼旬未见晴,稔熟五谷不丰登。
难收难晒难播种,农户心中寒似冰。
18.赵金雷
秋雨(通韵)
绵绵秋雨透心凉,遍地杂粮遭水殃。
盼望丰收成泡影,一年耕种算白忙。
19.马宁
秋雨(通韵)
冷雨连绵下不停,地头积水困收成。
农人倚户愁无语,我愿云开早见晴。
20.陈刚丽
秋雨(通韵)
凄风苦雨寒湿久,满囤秋粮晒不成。
蔬果难摘愁售卖,农家急盼几重重。
21.汪萍
秋雨
连日秋霖连日愁,农夫泪眼望田畴。
一年生计今何在?满地金黄付水流。
22. 蒲先和
秋雨
村翁合掌盼天晴,玉米田间芽已生。
大豆浑同豆芽菜,一年辛苦付澄泓。
提示:各位诗友注意诗中被拖红处,或词不达意,或平仄有误,可仔细斟酌。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