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登滕王阁
□卢圣锋
(2025年10月18日,作者复登滕王阁)
2015年10月,参加毛泽东文学院第14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学习,到江西文学采风,登上滕王阁。曾以诗歌的名义,致敬了“初唐四杰”之首的诗杰王勃——《风流王郎》。
你一袭白衫
从初唐走来
沿着丝路
带来满地繁华与灯火阑珊
从菊花台取下古剑
勃发英气掩盖不住你的风流倜傥
江湖之上
开始了哥的传说
还记得吗
那篇斗鸡檄文
那场江湖情义
唐朝抛弃了你
历史把你当做了游戏
一路秋水
流过赣江与西山
鄱阳湖的风景
你无暇细看
一壶没有喝完的清酒
倒映着乡愁的月亮
湖边摆渡的船老大
重新点燃了你对生命的渴望
一首《铜雀妓》俘获了知己红颜
久违的爱人触碰到了你心中的柔软
你放荡不羁
用上帝之笔为爱人书写一字千金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里蝴蝶飞飞,歌舞翩跹
一篇序文成就你旗手千年
滕王阁,因你江山无价
风流王郎
诗里诗外都在喊
你的少杰名号
让后来书者止文多年
你的项背
让诗界偷偷张望
海内存知己
你用一把折扇将友谊装进大海
天涯若比邻
你凭一把古剑走遍江湖天涯
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海是你的故乡
那天
南海的汹涌与波涛
惊讶了你的诗行
你拥抱了大海
大海再大
也装不下你的悲情
长风何其渺渺
天涯何其遥遥
王郎
沧海烟波
天涯之上
只影前行的游子
是否曾梦回久别的唐朝
不管风和日丽
还是惊涛骇浪
长安华都与滕王阁都感觉到你的脉跳
你把二十七岁年华献给了诗神
天妒英才呀
宇宙的宿命
写就不了你一生风流
(作于2015年10月,诗文发湖南作家网、《郴州日报》《诗渡》)
(实景演出《寻梦滕王阁》)
十年之后,2025年10月,再次登临滕王阁,心中有了另一番感慨。
十年,之于这赣水之畔的楼阁,不过是一次微不可察的吐纳。于我,却已是小半截人生的沉浮。
再登临,脚步是沉的。不再是当年那个揣着半卷诗书、满脑子“风流王郎”传奇的青衫客了。那时的我,在诗里喊你“王郎”,想象你“一袭白衫”,“勃发英气掩盖不住风流倜傥”,以为千古绝唱,不过是天才一场酣畅淋漓的即兴。
而今,江风依旧,吹在脸上却有了不一样的力道。我缓缓抚过那朱红的栏杆,触手的不再是历史的华彩,而是岁月磨砺后的温凉与粗砺。这阁,历经二十九次焚毁与重生,它的木纹里,浸透的何尝不是一次又一次的痛楚与坚韧?
我试图寻找十年前那个“风流王郎”的影子,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穿透了那层浪漫的薄纱。
我看见了。看见的不是那个在《檄英王鸡》中文采飞扬、意气用事的少年,而是一个被“唐朝抛弃”、被“历史当做游戏”的失路之人。那“一壶没有喝完的清酒”里,倒映的何止是乡愁的月,更是前程的茫然与生命的孤寂。那场奔赴交趾的旅程,不是潇洒的江湖漫游,而是一条充满愧疚与弥补的放逐之路。所谓的“上帝之笔”,在落下之前,该是饱蘸了多少命运的苦涩?
(千年以降,后人一直在寻找落霞、孤骛、秋水、长天)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再次望向那片水天相接之处。十年前,我见其瑰丽;十年后,我品其苍凉。那是一种极致的美,却也是一种极致的孤独。孤鹜只有一个背影,落霞终将沉入黑暗,秋水长天,永恒无言。这哪里是单纯的写景,这分明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在广阔的时空面前,发出的最清醒、也最寂寞的叹息。
当年我醉心于你“一篇序文成就旗手千年”的荣耀,如今却更想知道,你在挥毫之后,面对着满堂喝彩,内心是否也掠过一丝预兆——那南海的“汹涌与波涛”,正在不远处等待,将你二十七岁的年华,连同那未及完全舒展的抱负,一并吞没。
“天妒英才”,世人皆如此一叹。可今天,我站在这你曾经站过的地方,忽然觉得,或许并非天妒,而是天地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将最美的烟火定格在了最绚烂的瞬间。它不让你经历江郎才尽的晚景,不让你忍受中年蹉跎的庸常。你以最决绝的方式,融入了你笔下“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永恒。
阁下的城市,灯火如星河倾泻,远胜当年的“满地繁华”。长安华都的脉跳,早已在这片新的土地上找到回响。你,成了这土地上不灭的灯。
下楼时,风从江上来,带着水汽。我不再追问你是否梦回唐朝。因为你就是唐朝,是这阁楼千年不散的魂魄,是每一个登临者心中,关于才华、生命与失去的,那一则永恒的寓言。
重登一回滕王阁,像是与十年前的自己打了个照面。昔日的“风流王郎”仍在诗里飞扬,而今日的我,却终于听懂了他沉默的悲歌,并在那悲歌里,觅得了一丝与自己和解的宁静。
(2025年10月18日)
(滕王阁里蝴蝶飞飞,歌舞翩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