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先生这半个月部分诗作欣赏,二O 二五年十月四日(周六)——十月十七日(周五)期间:
七律•咏梅菊以悼江进,并携内子入美院晤威兄全家(十月五日,周日)
悲走长湾忽起因,惟诚已过落潮身。
河生寒水城何晦,梅未秋声菊诧新。
正色株尝化香雨,老吾车止忆清尘。
为持凄静休匆别,花骨轻摇是故人!
注:“清尘”,喻清静无为之境界、清高之遗风、高尚品质;出自屈原《楚辞·远游》。
七律•中秋(十月六日,周一)
欲问天公怜阔寥,生今清意十分娇。
秋当候夜须澄净,渝不藏山亦诞昭。
初抚多情一方我,长行笃义九重霄。
梦中万朵云飞至,更载月来牵手聊。
注:此乃遵四川志新兄约稿而作。“诞昭”,大为昭著。“笃义”,谓深厚恩义。
七律•择昨节中访嘉陵江边玉林夫妇专贺子百日(十月九日,周四)
尘劳酬得好婚房,朋可飞声笑八荒。
在拥新儿缘定数,迟推后岁趣无常。
关重开合时连势,家趁晓昏炎与凉。
最看蓝天白云起,间中托个小朝阳!
注:“间”,jiàn 泛指缝隙、空隙。
七律•农历二十不见月,补看连日国际新闻后,有感答新疆乐彬兄,并谢所荐古人之词句(十月十一日,周六)
世猜月缺入云潮,夕夕惕危方克骄。
万里回眸同谓一,双江推浪各分条。
阴晴圆缺难休说 ,今古行藏岂会消?
我若度秋如渡水,心船便又走逍遥。
注:“夕夕惕危”,出自《周易》(乾卦九三爻辞)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句,经后世语言演变为此四字。“阴晴圆缺难休说”,化用了兄所荐之明.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词中“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句,反其原意矣。
七律•为研究团队涵泽、小曹自黔访渝洗尘而作(十月十二日,周日)
有渝灯火灿迎邻,且把常缘验孰因?
敢望秋程重议古,窃思台海久探新。
风形月守诗中景,山样胸怀笔外身。
似刈农收天下足,喜成学子一家亲!
注:“孰因”,指所邀涉台史料研判事宜。
七律•随庆来、安明兄陪同承坚教授、徐先生等台湾友人访重庆南山某传统文化基地(十月十三日,周一)
花争一日引依何,今越乡关叹许多。
乍冷水云情漫卷,初温衣袂我来过,
备行人忆参黔会,了愿地存迎客歌。
唱与秋风不须捂,绕山背岭影婆娑。
注:“参黔会”,吾春曾赴黔,省内主人们安排晤台湾访黔诸友人,而渝之曾、孟二兄亦直接安排另一行台湾友人们,今终两线合一促此次访渝。
七律•雨后与洪平、老祝、珍渝、杨宏、庆权、李义、亚西等四十余同仁游大足石刻,作于圣寿禅院品茶中(十月十五日,周三)
满目葱茏辨胜春,江山眷顾后来人。
偈徐造佛封难口,天漫捱吾渡苦津。
趣写三生薄笺小,惭端一碗涩茶珍。
亦终亦始何浮幻,院侧秋风道上身。
七律•杨振宁(孤雁格)(十月十八日)
渝雨深深似泪弹,京门待祭更秋残。
九天风气唯华夏,不世功名岂笔端?
岁到百时三止矣,魂飞千里独重观。
先生已去仍旗鼓,擂我科研一万年!
注:今晚惊闻哀讯而作。“风气”,指社会群体中流行之风尚习气或个人行为体现之教养风度,包含地域文化特质与社会教育影响之共性。“旗鼓”,代指首领、领军人物;出自《左传·成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