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说洛阳(144)——韩寿偷香(原创首发)
《晋书·贾充传》:“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及大司马陈骞。(贾充)其女密盗以遗(韩)寿。”
《世说新语·惑溺》:“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贾充)每聚会,贾女於青琐中看,见寿,悦之。”
贾充(217年—282年5月19日),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三国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贾充出身平阳贾氏。其父贾逵去世后袭封阳里亭侯,早年曾任尚书郎、典农中郎将等职,司马昭掌权后成为其心腹,曾参与寿春之战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与司马氏结为姻亲,其女儿贾褒嫁予晋武帝司马炎,贾南风嫁予晋惠帝司马衷,地位显赫。晋朝建立后,转任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后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职。更封鲁郡公。咸宁末年,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征讨吴国。吴国平定后,增邑八千户。太康三年四月庚午日(282年5月19日),贾充去世。西晋朝廷追赠他为太宰,司马炎谥曰“武”。
韩寿(不详—291年),字德真, 南阳郡堵阳县(今河南省方城县)人。曾祖韩暨曹魏时期任司徒。韩寿美姿貌,善容止,敦尚家风,品性忠厚。西晋官员,早年任清职,迎娶贾充的女儿贾午,仕途平步青云,累迁散骑常侍,守河南尹。晋惠帝元康初年,去世,赠骠骑将军。
西晋初年,晋惠帝司马衷的老丈人贾充征召了韩寿做了他的雇员,这个韩寿长得相当帅气潇洒。
贾充每次召集手下的官员议事,贾充的小女儿贾午都要从窗户偷看,一眼看到了韩寿,立刻被他的帅气征服了,过后就天天想念韩寿,以致于口中不停地吟诵韩寿的名字。贾午的一个婢女到韩寿家里,把贾午的情况讲给韩寿听,还说贾午长得很光丽漂亮。韩寿闻之心动,就请婢女暗中致意贾午,并且约好前往相会的时间。韩寿身手敏捷,到约定的当日夜里,逾墙而入贾府与贾午幽会,贾府之中无人知晓,彼此韩寿与贾午经常私会。竟偷了其父收藏的晋武帝所赐之奇香送给韩寿。过了段时间,贾充觉得贾午开始喜欢打扮,说话、举止有异于以往常。
后来他召集手下官员相会时,闻到韩寿身上有一种奇异的香气,而发出这种香气的香料是外国进贡的,一沾到身上,就会几个月不消失。贾充暗想,晋武帝只把这种香料赐给了自己和陈骞,其它人家是不会有有,因而怀疑韩寿与自己女儿私通。但是府中院墙高大,门户重重,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于是就假装府中失窃,派人检查院墙。负责检查院墙的人回来道:“其他地方没有发现异常情况,院墙很高,人是不能够爬进来的。只是东北角的墙有如狐狸走过的痕迹。”贾充于是严厉拷问女儿的旁边婢女用人,她们如实说了。贾充知道后只能把这事掩盖住,就只好顺水推舟,把女儿贾午许配给了韩寿。
这件事非常符合传奇性质,简直就是书生和千金小姐私定终身的原版。
因此“韩寿偷香”和“相如窃玉”、“张敞画眉”、“沈约瘦腰”合称古代四大风流韵事。
后来人们便把男女(主要是未婚男女)的偷情,叫做“偷香”;把恋爱的心愿,称为“偷香性,窃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