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河眼初开
井底石门在身后轰然关闭,将外界的混乱彻底隔绝。明心单膝跪地,左臂的乌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心灯的光华在伤口处明灭不定,如同风中残烛。
“蚀灵散遇血则化,必须立即斩断!”赵老伯疾步上前,古灯灯焰倏地分出一缕,化作一柄光刃。
青莲却按住他的手:“且慢!”她额间莲印流转,指尖沁出一滴金血,“道祖曾载,莲心可解百毒。”
金血滴落伤口的刹那,乌黑毒气如遇克星,发出“嗤嗤”声响,竟化作缕缕青烟消散。更奇异的是,明心臂上伤口处新生肌肤隐隐浮现莲花纹路。
“这是...道印?”赵老伯震惊后退,“莫非苦水道人将道果传给了你?”
突然,整个洞窟剧烈震动,石壁上的符文逐一亮起,最终在池水上空交织成苦水河的全景图。只见河心漩涡已扩至百丈,漩涡中心那双巨眼正缓缓睁开。河水随之倒流,无数沉船残骸、白骨兵刃被卷出河底,在漩涡中组成一座阴森水城。
“百年冤魂都苏醒了...”青莲轻触水镜,影像突变——姚家祠堂地基正在塌陷,露出下方更大的秘窟。窟中堆满箱笼,其中一箱散落,滚出的竟是官银!箱底还压着往来书信,赫然盖着镇守使的大印。
“原来姚家不止走私私盐,”明心倒吸凉气,“还在帮官府洗赃!”
水镜再转,显出更骇人的景象:青铜镇百姓如中魇般走向河岸,为首的老王头双目空洞,喃喃念着:“河神召见...献祭...”
“是噬心咒的余波!”青莲倏地站起,“必须阻止他们!”
赵老伯却摇头:“河眼既开,唯有真正的守道人能平息。”他将古灯举到明心面前,“心灯认主,你才是苦水道人选定的传人。”
古灯突然飞向明心,与他眉心的光印融为一体。霎时,他看见三百年前的真相:苦水道人为镇压水魔,将半身道果化为石塔,另半身则凝为此灯。而姚家先祖盗走的,不过是最浅显的外门心法。
“我明白了。”明心睁开双眼,眸中星河流转,“青莲,我需要你的莲心为引。”
二人携手走向石门。门开的瞬间,腥风扑面,只见苦水河已暴涨三丈,浊浪中浮沉着无数疯狂的面容。镇民们正涉水走向漩涡,最前面的几人已被卷入水底。
明心踏浪而行,心灯光华所至,疯狂的人们暂时清醒。青莲紧随其后,白绫过处绽放朵朵金莲,托住即将沉溺的乡邻。
漩涡中心,那双巨眼完全睁开。明心终于看清——那根本不是眼睛,而是两扇通往异界的门!门内隐约可见亭台楼阁,分明是苦水道人记忆中的修真洞天。
“道以无情渡有情!”明心诵出真言,心灯化作万丈金光射向巨眼。
巨眼剧烈震颤,门内景象突变,现出姚老夫人扭曲的面容:“休想封印!我要让整个青铜镇陪葬!”
她骨杖挥处,官银箱中的赃银飞射而出,每块银子都刻着噬心咒文!镇守使的狂笑从水底传来:“苦水道统终归朝廷!”
危急关头,青莲纵身跃向巨眼:“阿兄,助我!”
水底突然冲出一道身影——正是青莲的兄长!他手中银锁片发出清辉,与莲印共鸣:“小妹,我错了...”
兄妹二人的血脉之力汇成光柱,与心灯光华交融。明心福至心灵,取出那撮净土洒向巨眼:
“尘归尘,土归土——”
“道归道,魔归魔——”
巨眼在金光中缓缓闭合,最后时刻,明心看见门内有个青衫道人对他微笑颔首。河水的苦涩气息骤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沁人心脾的甘甜。
暴雨倾盆而下,洗净天地污浊。当曙光初现时,苦水河已恢复清澈,河底石塔遗址开满白莲。
劫后余生的镇民跪满河岸,却见明心三人立于最大那朵白莲上,渐渐化作虚影。
“守道人归位了...”赵老伯望着恢复平静的河水,老泪纵横。
而在河底最深处的秘境中,明心看着掌心浮现的完整道统,轻声道:
“这仅仅是开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