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紫禁惊变
空间裂缝在身后闭合的刹那,浓烈的檀香混着血腥味扑面而来。明心三人坠落在太和殿的蟠龙柱后,金砖上流淌着诡异的暗红色液体——那是掺了朱砂的龙血。
殿内正在举行祭天大典。文武百官如泥塑般分列两侧,眼中跳动着幽绿鬼火。年轻的皇帝被铁链锁在龙椅上,眉心插着七根银针,每根针尾都连着黑线,汇聚到国师手中的万魂幡。
“正好一网打尽。”国师轻摇魂幡,殿柱阴影里走出九个戴般若面具的忍者。他们结印吟唱,地面浮现出覆盖整个紫禁城的巨大咒阵——正是河洛图显示的北斗炼魂阵!
青莲额间河洛图骤然发烫,与阵眼产生共鸣。她看见七个龙脉节点的惨状:泰山封禅台崩塌,黄河源头泛黑,长江龙君被剜目...华夏气运正通过咒阵汇向万魂幡。
“破阵需同时斩断七处节点!”明心将心灯催至极致,灯光分化七缕射向虚空。然而每缕灯光都被咒阵扭曲,反噬之力让他呕出鲜血。
赵老伯突然扑向祭坛:“老朽来争取时间!”他撕开前襟,胸口赫然刻着反咒符纹。符纹与咒阵碰撞的刹那,爆发出刺目强光——原来他竟是上一代守阵人!
趁此间隙,青莲挥剑斩向铁链。镇岳剑与龙气共鸣的瞬间,皇帝突然睁眼,瞳孔中金芒流转:“用...传国玉玺...”
明心循着他目光望去,见龙案上的玉玺正在龟裂。心灯照出玺中封印的真龙残魂——这才是倭寇真正的目标!
国师狂笑着催动魂幡,七根银针同时没入皇帝眉心。就在真龙魂魄即将被抽离时,青莲做出来不及思考的举动——将镇岳剑刺入自己心口!
“以灵童之血,唤山河之魂!”
金血洒落处,河洛图自她额间飞出,与玉玺中的真龙残魂合为一体。华夏大地所有龙脉同时震动,七处节点的倭寇术士纷纷爆体而亡。
咒阵出现裂痕,明心立即将心灯注入裂缝。灯光如燎原之火蔓延,所过之处的百官恢复神智,惊恐地看着眼前景象。
“垂死挣扎!”国师撕碎僧袍,露出布满邪咒的身躯。他竟将自身炼成了阵眼,要与万魂幡同归于尽!
突然殿外传来海啸般的呐喊。透过破碎的宫门,可见无数百姓正冲击皇城——苦水河畔的乡民、漕帮残部、各派修真者...所有人都被龙脉异动惊醒,自发前来护驾。
“看到了吗?”青莲拄剑而立,心口的金血化作莲瓣飞舞,“这才是华夏不灭的根源!”
万魂幡在众生愿力中开始崩塌,国师发出不甘的咆哮。在彻底消散前,他捏碎怀中符玉——东海深处随即传来惊天动地的巨响...
明心扶住摇摇欲坠的青莲,看见她心口伤口中浮现出完整的河洛图。图中显现出新的危机:倭寇主力舰队正破浪而来,舰首站着三个与国师同样打扮的阴阳师!
而更遥远的富士山巅,八岐大蛇的虚影正在苏醒...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