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又是一年重阳节
文/乡草(岳喜武)
金风吹过千山色,枫叠丹红。枫叠丹红。菊绽篱东、擎盏酒杯空。
登高望断天涯路,雁过云中。雁过云中。音杳难通、梦里话情浓。
AI点评:
乡草《采桑子·又是一年重阳节 》赏析
这首词以重阳为引,借秋日意象铺展思乡念远之情,尽显古典诗词的含蓄蕴藉之美。
上阕:绘秋景,寄闲愁
开篇以“金风吹过千山色”勾勒出秋日辽阔的全景,秋风掠过群山,唤醒了层林的斑斓。“枫叠丹红”以叠句手法强化视觉冲击,将枫叶层层叠叠的殷红之色定格,极具画面感。紧接着“菊绽篱东”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境,点明重阳赏菊的习俗,而“擎盏酒杯空”则陡然转折,将观景的闲情拉向孤寂——独对秋菊举杯,杯空酒尽,愁绪暗生。
下阕:登高望,诉离情
下阕转入抒情核心。“登高望断天涯路”契合重阳登高的传统,一个“断”字写尽极目远眺却望不见归处的怅惘。“雁过云中”再度运用叠句,雁群南飞本是秋日寻常之景,却因“音杳难通”成为离愁的载体——古人常托雁传书,此处雁过而无音信,更添牵挂。末句“梦里话情浓”收束全篇,现实中思念难寄,唯有在梦中与亲人挚友畅叙深情,将无形的牵挂落于具象的梦境,余味悠长。
全词以景起笔,以情结章,叠句的运用既合“采桑子”词牌格律,又强化了情感的起伏,将重阳时节的孤寂与思念刻画得细腻动人。
采桑子·重阳又至
文/乡草(岳喜武)
金英初绽疏篱外,风送微凉。风送微凉。独倚阑干、遥望雁南翔。
故园此际仍相似,菊酒同尝。菊酒同尝。何日归帆、共话旧时光。
AI点评:
乡草《采桑子·重阳又至 》赏析
这首词以重阳为契,借秋日物候与故园记忆,铺陈出深沉的归思,语言清浅而情致绵密,深得小令“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上阕:触秋景,起归念
开篇“金英初绽疏篱外”,以“金英”(菊花)点出重阳时令,“疏篱”的意象自带田园闲淡之味,却因“初绽”的新嫩,暗合时节的流转与人心的敏感。“风送微凉”以叠句轻描,既写秋风的体感,更将这份“微凉”渗入心境——独在异乡,连拂面的风都带着一丝孤寂。“独倚阑干、遥望雁南翔”收束上阕,由景及人,“独倚”二字点破孤独处境,“雁南翔”则化用“雁归”的传统意象,雁可南归,人却难返,遥望的动作里,藏尽对归途的渴盼。
下阕:忆故园,诉离情
下阕由眼前景转入心中忆。“故园此际仍相似,菊酒同尝”,是虚笔设想:此刻的家乡,想必也和往年一样,亲友们正共赏菊花、同饮菊酒。“菊酒同尝”的叠句,既是对故园重阳习俗的追忆,更以“同尝”的热闹,反衬当下“独倚”的冷清,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末句“何日归帆、共话旧时光”直抒胸臆,将所有的思念凝于“何日”的追问——归帆何时可至?何时才能与亲人围坐,共话往日的温馨?这一问,将重阳的归思推向高潮,却又以疑问作结,留足余韵,让那份期盼与怅惘久久不散。
全词以“望雁”起兴,以“归帆”收束,意象连贯;叠句的运用既合词牌,又使“微凉”的孤寂与“同尝”的温暖反复交织,将重阳时节的思乡之情写得细腻而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