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连文
Jiang Lianwen
墨守古法承雅韵 笔蕴豪情启新章
—— 论姜连文先生的书法艺术境界
在当代书法艺术的长卷中,姜连文先生的笔墨恰似一缕清风,既携着千年古法的沉香,又透着当代文人的风骨。他不追逐猎奇的形式,不沉溺炫技的浮华,而是以一颗敬畏之心深耕传统,以一份赤诚之意抒发胸臆,在点画纵横间搭建起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让书法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温润而坚韧的生命力。
观先生作书,最动人者莫过于其对 “法” 的坚守与活用。他深知书法之魂在于法度,每一笔起收转折皆有来路,或溯源晋唐楷书的端庄,或取法宋元行草的灵动,从不恣意妄为。其笔下字形,间架如建筑般规整,却无板滞之态 ——“中宫” 收紧时如谦谦君子含章蕴秀,“外延” 舒展处似鲲鹏展翅气象开阔。笔法上,他以中锋立骨,墨色沉实如铁画银钩,偶用侧锋破势,又添几分苍劲灵动;章法布局讲究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整幅作品如交响乐般疏密相济、虚实相生,既见严谨的法度意识,又显自然的书写意趣。尤为难得的是,先生作书时的节奏把控 —— 不疾不徐间,墨色由浓至淡,线条由粗到细,仿佛将岁月的沉淀、人生的体悟都融入笔端,让每一幅作品都有了可触摸的温度与可感知的情绪。
若说对古法的坚守是先生书法的 “根”,那么对创新的探索便是其艺术的 “魂”。他从不将传统视为束缚手脚的枷锁,而是将先贤翰墨化为滋养灵感的清泉。其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兰亭序》的飘逸,却多了几分当代人的率真;能感受到《祭侄文稿》的沉郁,却添了些许平和的豁达。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颠覆,而是对传统的延续与活化 —— 他以现代文人的视角重新解读经典,用笔墨语言表达对当下生活的思考,让书法不再是博物馆里的 “古董”,而是能与当代人心灵共鸣的 “活态艺术”。
先生的书法,远不止是笔墨技巧的展现,更是其人格修养与文化情怀的投射。每一幅作品背后,都藏着他对自然的感悟 —— 观山之巍峨便得笔力的雄健,赏水之灵动便获线条的流畅;藏着他对心灵的观照 —— 在喧嚣尘世中,以笔墨为舟,驶向宁静的精神彼岸;更藏着他对文化的担当 —— 以一己之力传承书法文脉,让更多人感受到汉字之美、笔墨之韵。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先生的作品是可学、可品、可藏的 —— 学其法度之严谨,品其气韵之生动,藏其精神之永恒。
如今,书坛不乏追逐潮流者,亦有固守陈规者,而姜连文先生始终以 “墨守古法” 的定力与 “笔蕴豪情” 的魄力,在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中稳步前行。他的书法艺术,如同一盏明灯,既照亮了传统书法的传承之路,也为当代书法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唯有扎根传统,方能开出创新之花;唯有心怀赤诚,方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这份坚守与探索,正是先生留给书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