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雨薇的婚讯
北京的冬天干冷刺骨,北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脸颊。林知远裹紧那件已经不太保暖的旧羽绒服,匆匆走出地铁站,往合租房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他掏出来,是母亲。
“远儿,吃饭了没?”母亲的声音带着一如既往的关切,但今天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吃了,娘。你们呢?”林知远哈着白气,脚步不停。
“吃了吃了……那个,远儿啊,”母亲顿了顿,语气有些小心翼翼,“俺今天听村里在上海打工的小芳说……说那个周教授家的闺女,就是以前跟你一个学校的那个……要结婚了?”
林知远的脚步猛地顿住,像是被无形的冰棱钉在了原地。周遭嘈杂的车流声、风声瞬间远去,只剩下母亲的声音在耳边嗡嗡作响。
“……跟一个家里开公司的,听说排场可大了……小芳说在什么朋友圈里看到的……”母亲还在絮絮地说着,语气里带着几分惋惜,又或许是替他感到的不平。
林知远没有听清后面的话。他握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周雨薇。结婚。
这两个词像两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虽然早已知道他们之间隔着天堑,虽然早已刻意保持距离,但当这个消息以如此直接、如此世俗的方式传来时,那种一直被他压抑着的、混合着自卑、爱慕与绝望的情感,还是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将他淹没。
他仿佛又看到了图书馆那个洒满阳光的下午,看到了她清澈的眼眸,闻到了那淡淡的茉莉花香,感受到了周家那份温和雅致的氛围……那些曾经短暂照亮他灰暗奋斗岁月的微光,此刻都化作了冰冷的玻璃碎片,扎得他生疼。
“远儿?你在听吗?”母亲的声音带着担忧。
“……在听。”他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像砂纸摩擦过喉咙,“挺好的……祝她幸福。”
他匆匆挂了电话,站在原地,茫然四顾。华灯初上,这座巨大的城市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却没有一盏灯是为他而亮。他曾以为,只要足够努力,或许……或许能稍微靠近那抹光亮一点。可现在,那光亮属于别人了。
一种巨大的虚无感和孤独感攫住了他。他这几个月来的挣扎、煎熬、在办公室政治中的小心翼翼、对未来的迷茫……在这一刻,似乎都失去了意义。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合租房的。房间里冰冷依旧,隔壁传来游戏激烈的音效。他瘫坐在吱呀作响的椅子上,没有开灯,就让自己沉浸在黑暗里。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某个招聘APP的推送。他看了一眼,又漠然地移开目光。
雨薇的婚讯,像最后一片雪花,落在他早已不堪重负的心头。不是悲伤,不是愤怒,而是一种彻底的、冰冷的清醒。他与他曾经向往的那个世界,那条本就微弱的连接线,彻底断了。
第三十章 父亲的病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林知远尚未从周雨薇婚讯的打击中完全回过神来时,家里又打来了电话。这次是父亲林大山,但声音却不是记忆中那般洪亮,带着明显的虚弱和沙哑。
“远儿……”父亲咳嗽了几声,“没啥大事,就是……就是爹这身子骨,最近有点不得劲。”
林知远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爹,你怎么了?去医院看了吗?”
“看了,看了,”林大山语气有些含糊,“镇上的大夫说……说可能是累着了,歇歇就好。开了点药……”
“到底什么病?”林知远追问,语气急切。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传来母亲接过电话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哭腔:“远儿,你爹他……查出来是肝不好,大夫说挺严重的,让去大医院再看看……可能要花不少钱……”
肝不好?大医院?不少钱?
这几个词像冰锥一样刺进林知远心里。他想起父亲常年劳累的身影,想起他为了给自己凑学费喝酒应酬、熬夜干活的样子……愧疚和恐惧瞬间淹没了他。
“娘,你别急,我这就打钱回去!你们赶紧去市里医院,不,去省城!找最好的医生!”林知远的声音因为焦急而有些颤抖。
挂了电话,他立刻查看自己所有的账户。余额:三千七百二十五块八毛。这是他来北京后省吃俭用,加上那点微薄工资攒下的全部积蓄。
三千多块,对于去大医院看一场大病,无疑是杯水车薪。
他瘫坐在床上,巨大的无力感像潮水般将他吞噬。父亲的病,像一座突然压下来的大山,比他之前面临的所有困境都要沉重。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作为儿子,作为这个家唯一的希望,他有多么失败和无能。
他想起了那份还在试用期、薪水微薄、前途未卜的工作;想起了合租房里肮脏的环境和冷漠的室友;想起了自己空空如也的钱包和看不到未来的前路。
他该怎么办?
去借钱吗?在北京,他举目无亲,同事关系淡漠,向谁开口?
预支工资?赵经理会同意吗?就算同意,那点钱又能支撑多久?
一种走投无路的绝望,像冰冷的藤蔓,紧紧缠绕住他的心脏,越收越紧。
窗外,北风呼啸,仿佛在为他的困境奏响哀歌。父亲的病,抽掉了他最后一根支撑的支柱。他感觉自己正向着无底的深渊,不断下坠。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