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文/李广昌
国庆过后回到村里,沉甸甸的晚稻在秋风里轻轻摇曳。田埂边,白花蛇舌草藏身于三角草丛中,却依然与众不同。它叶子细长如蛇信,在点点小白的点缀下,像含羞的少女微微低头,与田基王、马兰草轻声细语。
眼前的光景,让我想起小学时的秋天。那时每逢白花蛇舌草茂盛的季节,放学后或周末,我们总会提着畚箕到田野里采摘。洗净、晒干,等到赶集日再送到国药店,换些零钱买糖果。那时只听大人们说,它是治急性阑尾炎的好药。后来我考上卫校,才真正认识这株小草——它是茜草科植物,又名尖刀草、白花十字草、蛇舌癀、千打捶、羊须草……一草多名,仿佛每一处乡土都赠它一个亲切的呼唤。
白花蛇舌草是一年生草本,高不过半米,爱长在潮湿的田埂、路边或荒地。茎纤细,多分枝,有时匍匐在地。叶对生,线状披针形,托叶顶端有细齿。夏秋开白色小花,常单生于叶腋,果熟时小蒴果扁球形,模样清秀而低调。
它味苦甘,性寒,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常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痈、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甚至用于痢疾、肠炎、黄疸与癌肿的辅助治疗。
虽未载入国家药典,只是地方习用的自产自销之品,但民间的应用智慧却处处可见:
急性阑尾炎或阑尾脓肿,单味煎水即有效;
肺炎,可配陈皮;
小儿惊热不眠,取鲜草榨汁服用;
扁桃体炎配车前草,菌痢肠炎配铁苋菜、地锦;
痈肿、跌打或蛇伤,配半边莲,内服外敷皆宜;
各类炎症与肿瘤,亦有相应配伍默默守护着乡民的健康。
白花蛇舌草全草含车叶草苷、熊果酸、β-谷甾醇等成分,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具抗肿瘤、抗菌、消炎之效。
我凝望着田埂上稀稀疏疏的白花蛇舌草——这株在民间应用数十年、遍及南北的野草,至今仍未登上“大雅之堂”。是西方医学尚未读懂东方本草的智慧,还是其背后的生命密码过于深奥?
但我相信,在中医药振兴的春风之中,如白花蛇舌草这般扎根土地、服务民间的草药,终有一天会被更深刻地认识、更广泛地应用。它不语,却治愈;它微小,却坚韧——正如千千万万默默传承的民间智慧,总在合适的时节,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