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浙江诗人童月亮老师的佳作:《祈福》「飘舞的剑」(8841辑)

Al评论
这是一首充满意趣的短诗。它既有古典诗词的意境与韵律,又蕴含着现代人直抒胸臆的情感。让我们来细细品味。
诗歌赏析
《祈福》
文/童月亮
天到晚露花凋愁
时光飞转到金秋
朔风吹起北方雪
池塘漾漾荷已皱
当心夜半风雨稠
永葆初心写春秋
---
这首诗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阕,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言志,符合中国传统诗词“起承转合”的章法。
上阕:时光流转的画卷
· “天到晚露花凋愁”:起笔便勾勒出一幅晨光熹微、露珠凝结、花朵将凋的画面。“凋愁”一词,以花拟人,奠定了全诗一丝淡淡的伤感情调。
· “时光飞转到金秋”:第二句笔锋一转,将时间线猛地拉长,从清晨一跃而至“金秋”。一个“飞”字,写尽了光阴似箭的无奈与惊叹。
· “朔风吹起北方雪”:空间也随之打开,从眼前的秋景联想到北方已然飘雪。朔风凛冽,带来了寒意,也预示着一年将尽。
· “池塘漾漾荷已皱”:视线收回,落在池塘。曾经“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塘,如今只剩下涟漪中皱缩的残荷。“皱”字用得极妙,既是荷的形态,也是诗人因时光流逝而泛起的心中涟漪。
这四句如同一组蒙太奇镜头,从近到远,又从远到近,在时空的快速转换中,描绘出季节更迭、万物衰荣的自然图景。
下阕:砥砺前世的祈愿
· “当心夜半风雨稠”:这是全诗的“转”折,从对外部景物的描绘转向对内心与未来的关切。“夜半”象征人生中的黑暗与困境,“风雨稠”则预示着前路的艰难与挑战。这是一句充满关怀的提醒,既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
· “永葆初心写春秋”:最后一句,是全诗的“合”,是点题之笔,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强音。“祈福”的愿望在此揭晓——并非祈求一帆风顺,而是祈愿在纷繁世事与“稠密风雨”中,能永远守护那颗纯真、炽热的“初心”,用自己的行动去书写无愧于心的人生“春秋”。
这里的“写春秋”一语双关,既指记录岁月,也暗含像孔子作《春秋》一样,留下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足迹。
总结
这首《祈福》是一首现代人的“言志”诗。它没有沉溺于“花凋愁”、“荷已皱”的伤春悲秋之中,而是在承认时光无情、人生多艰的前提下,喊出了“永葆初心”的坚定誓言。
诗歌巧妙地将古典意象(晚露、金秋、朔雪、残荷、风雨、春秋)与现代口语(飞转、当心、永葆)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祈福,不是向外界索求安稳,而是向内寻求一种坚韧不拔、始终如一的精神力量。
在变幻的时光与莫测的风雨面前,能守护好内心的那份“初心”,便是人生最珍贵的福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