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月赛二等奖作品,两首《未寄出的晚安》恰似一枚硬币的两面,以截然不同的气质与笔触,共同诠释了“未寄出”的沉重与“晚安”之下潜涌的暗流。它们一者如惊雷,一者如冷月,构成了八月诗赛中一道极具张力的风景。
三叶三的《未寄出的晚安》,是一首充满象征与暴烈之美的沉郁挽歌。诗人以“没有黎明的长夜”为舞台,构建了一个“黑如白昼”的废墟场景。“猎食者”、“杀戮”、“泥潭上的影子”等意象,将“晚安”这一日常问候异化为对残酷现实的冷峻凝视与无声控诉。正如毒刺老师所评,这是一场“清醒者的呐喊”,诗中每一个词语都如“新坆”般沉甸甸,最终在“掏空了……肉身”的震撼中,完成了对虚妄与麻木的深刻救赎。其力量在于思想的锋芒与意象的穿透力。
清雅如兰的《未寄出的晚安》,则是一幅写意而哀婉的工笔画。诗人将情感物化为“一张纸的苍白”,它幻化成没有圆缺的月亮,所有的思念与无奈都凝结于“微光里的隐喻”。那“紧闭的门”、“落满陈年灰的锁孔”以及被露水洇开、成为“永远的痕”的晚安,共同营造了一个封闭而感伤的抒情空间。其魅力在于情感的克制与意象的精巧,如挑战老师所言,全诗“处处无靓句,处处见光芒”,以朴素的语言和完整的叙事,将一份无法投递的思念刻画得入木三分。
两首佳作,一宏大一幽微,一介入一内省,如同夜空中两颗亮度迥异却同样迷人的星,分别以它们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晚安”背后那片无人知晓的黑暗地带。祝贺两位诗人。
未寄出的晚安
三叶三/新加坡
题记:没有黎明的长夜,橄榄枝上无白鸽
1.
今夜,所有的祝福将重新命名
所有预见的波光
将融入白墙的倒影
站在废墟的长夜
黑如白昼的夜,将扑向
——冥想之柱
2.
每一个逝去的我们
提着颂词,焚在猎食者的月下
他们。淌着血
一边成长,一边沦为泥潭上的影子
他们互相寒暄
仿佛杀戮,从未开始
3.
“晚安”,是一句聆听的词语
是一座新坆,埋着故人
是救赎之歌
于踌躇中镂空凄辰
于一扇人间窗户
掏空了,列队仰望的肉身
20250828
【毒刺简评】:
诗的场景是“冥想之柱”,虚妄,血腥。
那些麻木的灵魂在“寒暄”,互颂颂词,这是“影子”的声音。
每一个意象都是沉甸甸的,这有别于阳春白雪的温柔。
“晚安”一词让你在窒息的氛围中警醒,被救赎。
这是清醒者的呐喊!
未寄出的晚安
清雅如兰/陕西
一张纸的苍白,包着长夜
挂起来,就变成了月亮
它没有圆缺,只有微光里的隐喻
想通过一条暗道,寄出去
那扇门,却紧紧关闭着
锁孔已落满陈年的灰,无力打开
带着露的风穿过夜,卷着纸角
在暗道尽头徘徊
露水滴在字迹上,让一句“晚安”
洇成永远的痕
【挑战读诗】
这首诗在文本的语言叙述和诗意的整体表达上完成度不错。作者已经有了充分驾驶语言和把控整体的能力。整体语言朴素,处处无靓句,处处见光芒。把思念的情感融入诗句里,从破题,诗意的挖掘与延展,再到结尾紧扣主题,衔接自然完整。形象,画面,场景,细节,事件,暗喻式的表达,加大了诗意的空间,只是整首诗基调的设定略感压抑!
温馨提示:(点击蓝色链接即可回顾作者往期精彩)
三叶三月赛获奖诗作赏析
生命哲思与意向构建 作者:清雅如兰(上)
时空穿越与情感厚度 作者:清雅如兰(中)
乡愁记忆与人间温情 作者:清雅如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