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唐增虎/丛延春/盛宗荣/蒋琦/刘堂平
本期编委
文学顾问:范国霞/阴济军
总监:陈野涧
文学传播:王宣球
文稿审核:熊波/连丙堂
主编:刘堂平
邂逅诗词词等您欣赏
江城子•重阳节(苏轼体.押第二部韵)
唐增虎(山东)
霜风染叶叠金黄。菊初香,酒新尝。
携友登高,云淡衬天长。
笑指夕阳铺锦缎,归鸟过,影成双。
半生奔走鬓微霜。卸行囊,拾诗行。
案有清茶,闲里弄词章。
且把余生赊作乐,心自旷,岁安康。
(同题二首词)
腊梅香•春华秋实(无师益体.押第十部韵)
唐增虎(山东)
夜尽催芽,
盼北牖匀丝,
晦凝芳谢。
古沼凝霜,鹤掠晚汀,烟影漫舒寒榭。
蟀咽秋迟,温飔锁翠岑幽。
墨缀蔓疏,轻泛澜寒,韵萦庄庐。
历年瘁力桑麻,
换囷盈庾实,乐盈庭谢。
霰欺松和,露沐桂柔,冬藏暂随景亚。
岁华更易,宿盟长循耕野。
倚栏遥瞩,清郊百叠,福延光姹。
满庭芳•春华秋实(晏几道体.押第十二部韵)
夜绽芽新,晨梳柳重,晴光融尽芳柔。
清池漾露,暖渚宿鸥,烟痕漫展翠流。
蟀吟秋浅,风回翠浮,岑幽隐见碧天悠。
经年久种采桑麻,换庾盈囷实稠,庭溢欢游。
云滋松绵,露濡桂柔,冬藏渐待早春酬。
岁律徐移,盟言守悠,耘耕陇亩,凭栏静睇,福衍无休。
沁园春·打卡甘南三十景之十八·世界上最悠扬的牧歌之地·美仁草原
文/丛延春(辽宁)
起伏冈峦,雄浑绿野,恬静安宁。
望缓平地势,洮州独秀;斑斓景色,合作殊荣。
浩渺烟波,苍茫远岫,九色甘南百里行。
原生态,醉山花烂漫,水草葱青。
美仁炽热温馨,
流连处,乐听钟鼓声。
见寺修甸里,佛缘合体;泉流草上,天地含情。
羌藏人家,经幡隧道,大野牛羊日月星。
明珠灿,自玉颜淖露,锦绣天承。
题记:美仁草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地势平缓,景色奇特。延绵 800 米的经幡隧道是美仁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五彩斑斓的经幡在风中飘扬,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秋季,牧草由青变黄,青黄之间的高原草地辽阔而雄浑,远处的山峦起伏,与草原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秋日画卷。美仁草原属于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 蓝天, 白云,经幡,野花牛羊点缀其中,返璞归真,如入仙境。草原表面一望无际凸起的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的浑圆状小连绵不断,呈现出奇特的自然景观,这片草原属于高原沼化草原,是我国非常独特的一种草原类型,其成因较为复杂,是在多种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七律·秋趣(外一首)
文/丛延春(辽宁)
时经霜后金风冷,杂色山峦绿尚多。
岭外山珍招姐妹,坡前秀谷笑翁婆。
田间腾跃牛和马,塘里戏嬉鸭与鹅。
溪水林蛙刚闹市,香汤老酒已盈锅。
秋叶
引领霜天遍地黄,初衷酷爱领风光。
怀春妩媚千山秀,抱夏葱茏万壑苍。
无欲痴陪花灿烂,有情醉让果芬芳。
寒风送我扬长去,继往新芽又艳阳。
读寓言《鼯鼠学技》感怀
盛宗荣(重庆)
何因鼯鼠死,身学五才技。
术业有专攻,多而不精矣。
沁园春 ●贺夏晓安先生《故乡的风》诗集研讨会圆满举行(词林正韵第二部)
文/蒋琦(西安)
雅聚长安,获赠新书,瑞气溢堂。 正故乡风起,群贤毕至;诗坛云集, 高论飞扬。情满三秦,笔牵渭水, 一卷风吟韵里长。书中意,惹乡愁万缕,皆入诗囊。
述今忆昔高昂。纵万里、悠悠向远方。 看追怀忠烈,情融往事,歌吟盛世, 志寄留芳。一册新书,众皆称赏, 绘尽家山日月光。同欢庆,愿赤诚一片,永耀诗章。
浣溪沙.秋日闲行
刘堂平
枫染晴霞水映天,秋桥闲步意悠然。
西风簌簌叶蹁跹。
身著染衫承野色,心随清浪寄秋烟。
浮生偷得片时闲。
散文诗歌精品欣赏专栏
散文:《最美夕阳红·重阳记》
唐增虎(山东)
几度夕阳红,晕染了归途。总以为夕阳是落幕的信号,走过半生才懂,它是时光拆开的另一封温柔信笺——褪去了晨光的慌张,收起了正午的灼热,只把余温浸在云里,漫在风里,落在重阳登高的石阶上,落在告老还乡的安稳里,这便是“最美”的真意。
曾盼着“安全着陆”后的清闲,却不知这份清闲,原是给热爱留的留白。从前总被“该做什么”推着走,忙着赶路,忙着承担,忙着把日子过成别人眼里的“像样”;如今脚步慢下来,才敢捡起那些被岁月压在箱底的念想:不必求精通,就学着把重阳的日子过成诗——晨起磨墨,让笔尖在宣纸上随意游走,不必管字是否周正,墨香里飘着菊花的清浅,就是欢喜;午后侍弄几盆草木,看多肉胖乎乎地冒新芽,听茉莉在风里递来一缕香,案头再摆上刚蒸好的重阳糕,甜香漫过窗台,便是慰藉;傍晚搬张藤椅坐在院里,就着夕阳翻本老书,读到会心处便合上书,看晚霞把天染成橘红,任晚风把“健康第一、福寿为本”的老话吹得轻轻浅浅。
重阳是老年节,亦是岁月递来的一盏暖茶。不必再追着时光奔跑,只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闲时约上老友,或游山玩水,听风过林梢,看云卷云舒;或围坐聊天,话话家常,讲讲年轻时的趣事,欢歌笑语里,都是盛世的安稳。谁说晚来的爱好算不得什么?比起年轻时的“有所求”,这份“无所待”的喜欢,才更见真心——不用急着学会,不用怕学不好,日子还长,慢慢琢磨,慢慢欢喜,就像夕阳不慌不忙地沉,却把天际染得那么亮。
笑看凡尘事,无愧于心便好。人生下半场,不追速度,只逐心意:登一次山,尝一块糕,写几笔字,养几株花,把“安享天伦”的暖,揉进“慢慢热爱”的甜里。原来最美的夕阳红,从不是因为多耀眼,而是懂得:慢慢来,用心过,每一段时光都有光彩,每一份热爱都不算晚,每一个重阳,都是日子最好的模样。
这辈子过来,啥事儿都看淡了,笑看身边的事儿,只要自己做得无愧于心,就啥都不愁。今天趁着这节日,咱们一起举举杯!祝爸妈福寿绵长,祝咱们一家子都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好好享受这好日子!干杯!
散文:《落叶知秋》
唐增虎(山东)
一场秋雨一场寒,淅淅沥沥的雨丝斜斜织过檐角,把夏末最后一丝燥热浸成了微凉。风里忽然就带了不一样的意趣,不是春的软、夏的烈,是裹着桂香的清,沾着菊艳的朗,漫过窗棂时,便知秋真的来了。
枝头的叶最先懂秋。先前还是浓得化不开的绿,经几场雨、几阵风,就悄悄换了妆。枫叶是最急的,抢先染了胭脂红,一片片缀在枝桠间,像燃着的小火焰;银杏倒矜持些,把绿酿成浅黄、深黄,风一吹,就打着旋儿飘下来,铺在地上,是秋写给大地的信笺。
秋从不是萧瑟的。田埂上满是五谷丰登的欢喜,稻穗沉得弯了腰,玉米裹着金衣站成排,棉桃裂着嘴露出雪白的絮,风过处,全是粮食的香。园子里更热闹,石榴笑得咧开了嘴,露出满肚子的红玛瑙;橘子挂在枝上,像一个个小灯笼,咬一口,甜汁儿顺着嘴角流,是秋最实在的馈赠。荷虽残了,枯梗立在水里,倒有几分疏朗的韵致;菊却正艳,黄的、白的、紫的,开得热热闹闹,把秋的底色染得鲜活。
有人说春华秋实,春是热闹的绽放,秋是沉淀的丰盈。这丰盈里,藏着岁月的温柔,也藏着人间的安暖。街头巷尾,老人们搬着竹椅坐在桂树下,闻着香,聊着天;孩子们追着落叶跑,笑声脆得像刚摘的梨。远处的国旗猎猎,风里飘来的不仅有桂香,还有国泰民安的踏实——五谷丰登是仓廪实,国安民乐是人心安。
又一阵风吹过,落叶打着旋儿落在手心,薄得像一片时光。抬头望,天是澄澈的蓝,云是轻软的棉,远处的山染着枫红,近处的屋飘着炊烟。原来秋从不是结束,是用一场落叶、一季丰收、满世界的清欢,告诉我们:所有的耕耘都有收获,所有的等待都有归期。这清秋,值得我们笑着、说着,慢慢品。
唐增虎(山东)
编者赏析:秋韵浸文心,雅集见真情——本期诗文精品品读
一、诗词卷:景与情偕,意韵悠长
本期诗词以秋为媒,将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悟深度交融,尽显文人匠心。唐增虎先生的三首词作堪称翘楚:《江城子·重阳节》以“霜风染叶”“菊初香”铺展重阳盛景,“卸行囊,拾诗行”转折间道尽半生通透,“心自旷,岁安康”的收尾满含岁月温情;《腊梅香》《满庭芳》两首同题佳作,一写“春华秋实”的耕耘与收获,“历年瘁力桑麻,换囷盈庾实”藏生活哲思,一绘四季流转的生机与绵长,“清池漾露,暖渚宿鸥”摹尽自然意趣,格律工稳却不失灵动。
丛延春先生的作品则气象万千,《沁园春·美仁草原》以雄健笔力勾勒高原风光,“经幡隧道,大野牛羊”将自然壮阔与人文风情相融,字里行间满是对秘境的沉醉;《秋趣》《秋叶》两首七律,前者“溪水林蛙刚闹市,香汤老酒已盈锅”绘尽田园闲乐,后者“寒风送我扬长去,继往新芽又艳阳”赋予落叶生命哲思,景中藏情,余味无穷。此外,蒋琦《沁园春》写长安雅聚,将新书研讨的盛景与乡愁情怀交织,赤诚动人;刘堂平《浣溪沙》以“枫染晴霞”“叶蹁跹”绘秋日闲行,“浮生偷得片时闲”道出都市人的精神向往,清新雅致。盛宗荣《读〈鼯鼠学技〉感怀》则以短诗警世,“术业有专攻,多而不精矣”寥寥十字,道尽治学真谛。
二、散文诗歌卷:情真意切,温润动人
唐增虎先生的散文与现代诗,是本期文字的温情底色。《最美夕阳红·重阳记》跳出传统咏秋窠臼,以“晨起磨墨”“午后侍弄草木”“傍晚翻老书”等细腻细节,将“最美夕阳红”诠释为“慢慢来,用心过”的生活态度,字里行间满是对退休生活的热爱与对岁月的珍视;《落叶知秋》则以生动笔触描摹秋之丰盈,“枫叶染胭脂,银杏铺信笺”的景物描写精准传神,“五谷丰登的欢喜”“街头巷尾的安暖”将秋的沉淀与人间温情相融,结尾“所有的耕耘都有收获”更升华为人生感悟,兼具画面感与感染力。
现代诗《重阳节》则另辟蹊径,以“霜染的九九”起笔,将老年节的菊香与人生阅历结合,“人善人欺天不欺,积德行善是暗夜里的光”等句,将处世哲学融入诗行,既有岁月沉淀的厚重,又有不忘初心的担当,字字铿锵,直抵人心。
三、群贤聚:墨韵传薪,初心不改
本期作品汇聚山东、辽宁、重庆、西安等地名家力作,风格各异却共守“文以载情”的初心。编委团队与文学顾问的专业把控,让每篇作品都经过精雕细琢,既保留作者个性风格,又契合“墨韵芳洲文学社”传承经典、弘扬人文的使命。从诗词的格律之美到散文的情感之真,从现代诗的铿锵有力到短文的警世明心,本期作品如秋日硕果,既有文学创作的匠心,又有生活沉淀的温度,彰显了文学社“润泽热爱文字的心灵”的初心与担当。
上下滑动查看
墨韵芳洲文学社公众号
墨韵芳洲文学社
墨韵芳洲文学社始终秉持传承文学经典、弘扬人文精神的使命。我们深入探寻古今中外的文学宝藏,通过诵读品味经典韵味、开展研讨交流思想、积极创作展现才华等多样形式,让人文精神得以延续传承,让文学的力量如潺潺溪流,润泽每一颗热爱文字的心灵。
如今,墨韵芳洲文学社向社会各界敞开征稿大门,热烈欢迎格律诗、现代诗,各类诗歌作品踊跃投稿。我们期待每一篇稿件都充满积极健康的力量,远离政治敏感内容,以纯粹的文学之美打动人心。在此特别强调,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拥有完整版权,但在未经墨韵芳洲文学社同意的情况下,作品不得转载至其他平台。文学社有权在社内组织的各类活动、精心编印的社刊以及官方线上线下渠道展示推广大家的佳作,力求让每一位才华横溢的作者都能被更多人认识,让每一份优秀的文学创作都能绽放独特光彩 。
墨韵芳洲文学社
墨韻芳洲文學社團隊員
顧問:陳野澗 範國霞 陰濟軍 連兩堂 陳 雁 唐增虎 叢延春 廖萬友
榮譽社長:範國霞 陰濟軍 唐増虎
社長:劉堂平
副社長:陳野澗 唐增虎
文學總監:陳野澗 廖萬友
宣傳部長:王宣球
主播:葛俐 方靜
作品編輯總監:劉堂平 鄒建興
收稿總監審核:叢延春 熊波
律詩收稿審核:連丙堂
現代詩歌收稿審核:熊波
執行主編: 劉堂平
文學群總管:陳野澗
墨韻芳洲文學社全體委員:陳野澗 熊波範國霞 陰濟軍 連丙堂 叢延春劉堂平 王宣球 陳 雁 廖萬友 鄒建興柯於仁 汪海濱 胡友平 (排名不分先後)
墨韻芳洲文學社合作方:
《大河奔流文學社》,《洗韻留香詩社》《當代作家》
墨韻芳洲文學社 2025年8月
公众号“墨韵芳洲文学社”投稿须知
一、作品内容
来稿内容,体裁不限,散文、诗歌、古体诗,随笔、论文、游记、作品等,可有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
二、版权要求
1、所有投稿作品“墨韵芳洲文学社”及其相关合作机构,享有使用权。
2、投稿作品必须出自原创首发,不得作假,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稿件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切忌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4、稿件需附上作者简介和1-2张照片;
5、部分图片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三、关于稿酬 :
每首作品的赞赏总金额的30%作为稿费发放给作者,30%发放给朗诵者,20%发放给编辑,20%作为贫困地区慈善赞助,(赞赏额度累积到一定比例我们将捐赠给最需要的贫困学子)每首作品打赏金额低于或等于10元不进行分配,此金额留用平台运营之用,高于10元以上按稿费分配标准执行。
四、投稿方式:
投稿微信:A136-com
投稿邮箱:amd_2002@qq.com
扫码关注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