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品古韵】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作者║阿春(辽宁)【5359】

【诗与大地 春品古韵】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一首催人泪下的秋诗
作者║阿春(辽宁)

今天,我们分享唐代诗人马戴一首催人泪下的秋诗。
灞上秋居
唐.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灞原位于陕西蓝田县,现为灞源镇所在地。它地处秦岭北麓,是灞河发源地,历史上因连接关中与商洛的战略位置,成为商贾要道,现存灞源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遗址。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为全诗奠定了凄清、萧瑟、充满羁旅愁思的基调。
灞原上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匆匆飞过。
秋天本来就容易引起愁思,秋雨过后,更添了几分凄怆与怅惘。这时诗人又看到大雁南归,自己却独自一人客居此地,不免触动飘泊之心,孤独之感、乡思之情油然而生。
一个“频”字,写出雁群之多,让我们仿佛看到雨后大雁的惶急之状,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颔联堪称千古佳句,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此地的旅人,正对着一盏孤灯,默默出神。
“落叶”,既是秋景,又暗示着诗人如同落叶一般,漂泊无依的命运,添了几分苦涩与无奈。
一个“寒”字,一个“孤”字,写尽了处于异乡的那种凄苦孤独况味。
秋雨后的深夜,诗人只能与一盏寒灯相伴,夜是如此漫长,悲凉的心境又让这个夜变得更加寒气逼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庭院里,一片寂静,只有一滴滴白露从草叶上悄悄滑落;我单门独户只与闲云野鹤的僧人为邻。
“空园”,写出了庭院的空旷冷寂,连白露滴落的声音都听得见,可见庭院的夜静得有多可怕。
颈联通过居住环境的描写,将孤独的氛围推向了极致。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情感的最终落脚点。
寄卧这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
“何年”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当前怀才不遇苦境的无奈,以及对前途的迷茫。
全诗以问句作结,将那份因仕途失意、长期漂泊而产生的痛苦,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无限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余味悠长。
2025.10.16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