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是陪起
陪起指的是在赋的写作中,为了引入或衬托主题,先借用与主题相类似的事物进行铺垫和引导。这种手法类似于文学创作中的“引子”或“铺垫”,通过其他相关事物的描绘,逐渐引出作品的核心主题。
陪起的内容要雅致、贴切,与主题紧密相连,能够自然地过渡到主题,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契合度。雅切的要求体现了对文学品质的追求,使得作品显得精致、高雅。要避免使用俗套、泛泛而谈的内容。如果陪起的部分过于普通或与主题关联不大,就会显得生硬且缺乏新意,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陪起手法能增强艺术效果,通过雅切的陪起手法,可以巧妙地引导读者进入作品的情境和主题,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避免了直接切入主题的单调和枯燥,使得作品更具层次感和深度。成功的陪起不仅要求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对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因此,雅切的陪起也是作者才情和文学功底的体现。在实际写作中,作者可以先描绘一个与主题相关但又不同的场景、事物或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过渡,逐渐引出主题。例如,在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赋时,可以先描绘一幅清晨的雾景,再逐渐过渡到秋天的景色和氛围,这样既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又能自然地引入主题。
“陪起”之妙,在于“陪”字——不正面强攻,而从侧面烘托。作者选取与本题性质、气质、意象相近之物作为引子,通过类比、联想,逐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此法如画中留白,不言而喻,却意在言外。比如:
贾洪的《巢燕睇赋》:“饧箫乍弄,社鼓频敲。莺流树杪,蝶醉花稍。有双双之燕子,睇一一之堂坳。碧映前溪,春色二分未过;鸟寻旧巷,香泥数点轻抛。趁梨花寒食之天,遥瞻故垒;借芳草江南之地,逼抅新巢。”
再看王昶的《麦浪赋》:“若夫榆钱散荚,柳线垂丝。浓烟着树,暗水平池。惟来牟之粒粒,遍陇亩之离离。未割黄云于北陌,先浮翠浪于东菑。谷雨连番,暖绉干重之縠;梅风几阵,晴添万顷之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