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自行车
卢守昌
前段时间,有幸参观了位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内的淄博“三转一响”博物馆,在展厅内看到一辆辆老自行车,听着张维杰馆长解说每辆自行车背后的故事,瞬间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在记忆的幽巷深处,我家有一辆24型的自行车,左邻右舍都叫它“小洋车”。那辆自行车是父辈留下的,在当时的年代算是珍贵物件了。据说是德国生产的,我记事时已经比较旧了,但车身线条流畅精致,还泛着金属特有的冷冽光泽;虽经两代人几十年的使用,却依旧坚固耐骑、很少出故障,只换过一次车胎,让人不得不佩服德国工艺的严谨与精湛。
小时候,每到放学回家,它便成了我和小伙伴们的“欢乐座驾”。很多时候,同学们会在门外等着,我进去征得大人同意后骑出来;有时,我瞅着母亲、大哥他们没看见,也就偷偷骑出来。我们一群伙伴像叽叽喳喳的小鸟,围着自行车欢呼雀跃。个头稍大的孩子自告奋勇当“骑手”,我们则争先恐后挤上后座,小小的车架被压得“吱呀”作响,却依旧稳稳地前行。
记得有一次,我们突发奇想,决定骑着自行车去村外的小河边探险。阳光透过摇曳的树叶洒在身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一路上,我们兴奋地大喊大叫,笑声在空气中肆意飘荡;自行车在蜿蜒的河堰上颠簸前行,车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为我们的旅行奏响了欢快的乐章。
到了小河边,我们迫不及待跳下车,在沙滩上奔跑嬉戏。有的小伙伴捡起瓦片打水漂,看着瓦片在水面上跳跃、消失;有的挽起裤腿走进浅浅的河水中,捉小鱼、摸小虾;会游泳的、大胆的,干脆脱个光光,扑通一下跳到河里游了起来。而我因身体不好,就静静地坐在自行车旁,看着伙伴们跳跃、游泳的身影,既替他们高兴,也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惬意,只是时常会掠过一丝不能参与其中的惆怅。
这辆自行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欢乐,还有成长中的小小挑战。有一次,我独自尝试骑着它上坡。那是个陡峭的土坡,我咬紧牙关用力蹬踏板,可自行车却像头倔强的小毛驴,怎么也不肯前进。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双腿也开始不听使唤地颤抖,就在我几乎要放弃时,小伙伴们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他们一边大声为我加油鼓劲,一边在后面用力推自行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终于成功骑上坡顶。那一刻,心里满是自豪与感动,也忽然明白友谊的力量竟如此强大。
随着岁月流逝,那辆德国造的24型自行车渐渐老去:车身漆皮开始剥落,车铃也没了往日的清脆。但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却愈发重要,因为它见证了我童年的点点滴滴,承载着我和小伙伴们最纯真的友谊。
如今,每当看到街头巷尾那些电动的自行车,我总会不由自主想起当年那辆陪伴我度过童年的德国小自行车。它就像位沉默的老友,静静守候在记忆的角落,等着我去翻阅那些温暖美好的篇章。
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辆自行车所代表的童年欢乐与纯真友谊,都会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成为生命里最珍贵的宝藏。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