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代洪流,奔涌不息;艺术星河,光华璀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一代代艺术工作者以拳拳之心投身创作,以作品刻写时代,其个人奋斗的“光辉历程”,共同编织出中国艺术最为璀璨的华章。
他们,是技艺的锤炼者,于方寸画布间勾勒万里山河,在音符律动中奏响时代强音,以丹青妙笔、绕梁音律、灵动舞姿,凝聚成震撼心灵的力量。他们,是文化的守护者与开拓者,根植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土壤,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在守正创新中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力,让中国艺术独特的气韵与风采,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这条“光辉历程”,由无数个坚守理想、精益求精的日夜连接而成。它印记着艺术家们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身影,闪耀着他们以作品立言、以德性立身的崇高品格。他们的杰作,不仅是个人才华的结晶,更是镌刻时代精神、展现民族自信的丰碑。
本期系列人物专题报道,旨在记录与呈现这些杰出艺术家的卓越风采。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欣赏其作品的深邃之美,探寻其中永恒的价值与时代印记,感悟他们深邃博大的精神世界,并从中汲取那份不断前行的、坚韧而温暖的力量。
2006年12月,工笔花鸟画《香飘南》被辑入由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的《盛世中华》,中国文化信息协会赠:"陈海平同志荣膺2006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盛世中华》中国优秀企业领航人代表",并被授予"中华风彩人物。2007年7月,出席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六届中国科家论坛。2009年5月1日,被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书画艺术委员会授予"全国劳动英模五一座谈会特邀嘉宾"荣誉称号,工花鸟画作品入选《中华各届行业杰出人物大典》之精品书画艺术作品集锦篇。2009年8月,所撰写的六则格言被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评为优秀作品,并辑入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名人格言》。2009年10月,国画作品被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北京艺术创作中心评为"金"奖,并辑入《激情岁月·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诗书画精品集》,并任该书的特约编委。2009年10月,陈海平的工笔花鸟画《出淤泥而不染》于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南方基地,入选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的"辉煌中国"-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书画展,并入编其书画集,作品被主办方收藏。2009年10月,陈海平书画作品被中社会科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列入《艺术人生·中华艺术名家》专题纪念邮票名册,同时被辑入《艺术人生·中华艺术名家博览》画册。2009年12月,所撰写的六则格言被入编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版《中外哲理名言》。2009年10月,陈海平携工笔花鸟画作品参加中国书画名家艺术精品世界巡回展-一中国书画名家名作日本大展,工笔花鸟画《昙花争艳》、《中秋玉洁》于日本广场美术展厅参加日本大展,参展作品受到国际墨画协会会长阿木正直(木风子)的好评。2009年11月携工笔花鸟优秀作品《蝴蝶双飞得意》、《寿带报春》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中国书画名家艺术精品世界巡回展--第四届俄罗斯大展,其参展作品受到俄罗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瓦西里依维奇、俄罗斯列宾美院院长助理维克多的赞誉,展出后获得俄罗斯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人民艺术家"证书。2010年3月,陈海平携工笔花鸟优秀作品《秋香皎洁》《昙花奇艳》于法国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书画展馆,参加中国书画名家艺术精品世界巡回展-一法国大展,其参展作品受到法国艺术家的高度评价。2010年4月,国画作品在参加第三届中日友好文化艺术交流展中荣获"金"奖。2012年1月,在参加北京翰墨大家书画院举办的"翰墨大家"杯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12年11月,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九届中国科学家论坛。
2006年至2024年获得奖项五十多个,其中部分为:中国国际文创协会颁发的"国家文艺创作楷模"、"中国文艺最佳创作奖"。"中国艺术金梅花奖","国际金马艺术奖"","法国艺术及文学荣誉勋章""中华国学艺术传承奖","华夏文化传承贡献奖",2023年9月,被评为"迎中秋·庆国庆-一新时代艺坛领军人物",同时被评为"2023年度书画影响力代表人物"。2025年8月26一28日,参加了2025世博会国际艺术大展,荣获了“国际艺术贡献奖”并授予“世博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墨韵承古意 丹青开新境
——记著名画家陈海平
当代中国画坛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繁荣景象,在这片百花齐放的艺术园地中,陈海平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树一帜。他早年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深造期间即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以优异成绩获评优秀学员。这段扎实的专业训练为他日后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陈海平的艺术之路,既体现着对中国传统绘画精髓的深刻领悟,又彰显出对当代艺术表达的创新探索,展现出融汇古今的独特艺术视野。
观陈海平先生之工笔花鸟,可见其深得传统精髓而又不囿于古法。作品《香飘南国》辑入《盛世中华》,已然显露大家气象;《出淤泥而不染》入选"辉煌中国"书画展,更见其品格与艺格的统一。他的工笔花鸟,笔致细腻而不失大气,设色典雅而富有新意,在继承宋代院体画严谨精致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意识,形成了清丽脱俗、意蕴深远的艺术风格。
牡丹,自古便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在历代文人墨客笔下,她既是盛世的注脚,也是品格的隐喻。陈海平笔下的《国色天香》,却超越了这一传统意象的简单复刻。观其构图,花朵饱满而不臃肿,枝叶舒展而不散漫,在严谨的物象结构中,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律动感。设色方面,《国色天香》展现了陈海平对传统颜料运用的独到理解。他摒弃了俗艳的大红大紫,而是通过多层次、微妙的色彩叠加,营造出牡丹花瓣的质感与厚度。花瓣边缘的淡金勾勒,既是对宋代院体画法的致敬,又融入了现代光感表现的探索。这种“色不掩墨,墨不压色”的平衡之道,正是中国画学精髓的当代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陈海平先生的山水画创作同样成就卓著。他的山水作品既得宋元古意,又具时代精神,在笔墨语言的运用上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其山水构图大气磅礴,皴法运用既传承古法又自出新意,墨色层次丰富多变,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在他的笔下,山石林木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天地精神的感悟和表达。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使他的山水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陈海平先生的艺术成就获得了海内外广泛认可。他的作品远赴日本、俄罗斯、法国等地展出,荣获"人民艺术家"等多项国际荣誉,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称号。这些成就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造诣的肯定,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国际认同。他的艺术实践证明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更能跨越文化边界,引发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共鸣。
墨韵承古意,丹青开新境。纵观陈海平先生的艺术求索之路,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自如游走的艺术家,一位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的文化使者。他的艺术创作,既扎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又绽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既保持着纯正的中国气派,又具有通达世界的艺术感染力。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代的无限可能,也看到了文化自信在艺术领域的具体呈现。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唐辉
2025年10月17日书于北京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