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屋 山
文/孙宗耀
天下第一真洞天,峰峦朝拜群山羡。
诸位神仙住其间,老子在此炼过丹。
永不干涸不老泉,银杏树龄五千年。
愚公移山感天地,夸娥率众把山搬。
诗评《王屋山》:一首浓缩山海灵韵与人文精神的七言短章
这首七言诗以极简笔触勾勒出王屋山的“仙”与“奇”,是一首兼具地理标识与文化记忆的通俗佳作。
其核心亮点有三:
1. 意象选材精准,直击文化内核:诗人未铺陈山水细节,而是精选“真洞天”“老子炼丹”“不老泉”“五千年银杏”等王屋山最具代表性的仙踪胜景,瞬间唤醒大众对其“道教圣地”的认知,辨识度极高。
2. 虚实融合巧妙,拓宽诗境层次:前六句聚焦“实”——山中仙迹、自然奇观,是对王屋山“灵秀”特质的具象描绘;后两句转入“虚”——愚公移山的传说,为山水注入“坚韧”的人文精神,让自然景观与民族品格相互映照。
3. 语言通俗鲜活,兼具韵律感:全诗采用直白如话的口语化表达,无生僻典故,读来朗朗上口。虽未严格遵循格律诗的平仄对仗,但其“羡”“间”“丹”“泉”“年”“搬”的韵脚贯穿全诗,形成自然流畅的韵律,契合民间咏景诗的质朴风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虽篇幅短小,却像一幅凝练的“王屋山文化名片”,将自然奇景、神仙传说与寓言故事熔于一炉,既写出了山的“仙气”,也赋予了山的“人气”,通俗中见底蕴,是一首易读、易记、易传的咏物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