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诗评
于晚秋景致中编织的深情絮语
——评雪非《晚秋》
雪非的《晚秋》是一首浸透着古典意韵与现代情思的抒情佳作。诗人以晚秋为底色,将自然景致与个人记忆、哲思巧妙融合,在时空交错中构建起一个既清冷又温暖的诗意世界,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往昔的眷恋与对梦想的执着。
诗歌开篇便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晚秋的动态画面:“风过,揉碎一池波光”。一个“揉”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风的轻柔,又暗合心境的涟漪,将外在景物与内在情感瞬间勾连。“深秋的掌纹里,只剩记忆的余香”则以拟人化的“掌纹”喻指时光的痕迹,“余香”二字留白悠长,为全诗奠定了怀旧而不伤感的基调。紧接着“山水晕染成画/风雨沉淀为章”,将自然景观提炼为艺术意象,既呼应了古典诗词中“情景交融”的传统,又赋予画面以厚重的时间感。
第二节是全诗情感的核心。诗人将抽象的思念具象化为“你的微笑”“你的背影”,并与晚秋的典型意象深度绑定:“晚秋的诗行,绽开你的微笑/残荷的婉约,雕刻岁月的脊梁”。残荷本是萧瑟的象征,但在诗人笔下,却因“岁月的脊梁”而焕发出坚韧的美感,这既是对自然生命的礼赞,也是对记忆中人物精神的升华。“湖边水草,是你定格的风景/亭角水鸟,正孤独地将你遥望”,以“水草定格”“水鸟遥望”的细节,将静态的思念转化为动态的守望,画面感与抒情性兼备。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此处引入了“庄周的蝶”这一哲学意象:“庄周的蝶,在我诗语里翩跹”。这不仅为诗歌增添了浪漫色彩,更暗含了“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记忆中的人与眼前的晚秋已然融为一体,分不清是景中有情,还是情中有景。而“床前的月,照亮我的诗与远方”则化用李白《静夜思》的经典意象,将个人的思念升华为对文学理想的追求,使诗歌的内涵超越了单纯的个人情愫,更具普遍性的精神价值。
第三节笔锋一转,以“一簇秋菊,傲立风中”打破了前两节的清冷氛围。“傲立”二字赋予秋菊以人格化的风骨,“如火焰,燃着热烈与激情”则以强烈的视觉对比,将晚秋的生命力推向高潮。诗人将秋菊与“你的笑”“你的影”再次重叠:“像你的笑,漾着青春灿烂/像你的影,把梦想一次次拉长”,既回应了前文的思念,又以“青春”“梦想”等充满活力的词汇,赋予记忆以永恒的生命力,使诗歌的情感从怀旧走向昂扬。
纵观全诗,雪非以细腻的观察力捕捉晚秋的典型意象,以灵动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古典传统与现代意识有机融合。诗歌的节奏张弛有度,从开篇的静谧到中段的深情,再到结尾的热烈,情感层层递进,意象环环相扣。在语言上,诗人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凝练含蓄,又运用现代白话的流畅自然,形成了“古意新声”的独特风格。《晚秋》不仅是一首描绘季节的诗,更是一曲关于记忆、生命与梦想的深情絮语,它让我们在清冷的晚秋景致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生命的力量。
附
晚秋
文/雪非(河南)
风过,揉碎一池波光
深秋的掌纹里,只剩记忆的余香
山水晕染成画
风雨沉淀为章
晚秋的诗行,绽开你的微笑
残荷的婉约,雕刻岁月的脊梁
湖边水草,是你定格的风景
亭角水鸟,正孤独地将你遥望
庄周的蝶,在我诗语里翩跹
床前的月,照亮我的诗与远方
一簇秋菊,傲立风中
如火焰,燃着热烈与激情
像你的笑,漾着青春灿烂
像你的影,把梦想一次次拉长
2025-10-20于观雪山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