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学习开脑、吃饭开胃、逛景开眼、打牌开心”,四句通俗民谚,被作者强军先生以独到视角凝练成人生“四重打开方式”,成就了这篇兼具生活温度与思想深度的议论文。
文章以“开”字为核心线索,将日常行为从具象升华至精神境界:“开脑”是认知破界的根基,“开胃”是生命蓄能的本真,“开眼”是格局塑形的路径,“开心”是生活调剂的智慧。作者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以古今哲思为骨、生活细节为肉,将“开”的内涵层层拆解——它不是物理的突破,而是心灵的唤醒;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相互支撑的人生境界。
在快节奏的当下,这篇文章恰似一面镜子,照见平凡生活中被忽略的丰盈可能。它提醒我们:人生的通透与鲜活,从来不在遥不可及的追求里,而在对认知的持续拓展、对生活本味的珍视、对世界的好奇探索,以及对快乐的简单感知中。读罢此文,愿我们都能以“开”为钥,解锁更具质感的人生。(374字)
【议论文】
论“开”之境界:
人生的四重打开方式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学习开脑,吃饭开胃,逛景开眼,打牌开心”,这四句通俗的生活俗语,看似是对日常行为的简单描摹,实则暗藏着人生得以丰盈的四重打开方式。“开”字作为核心,并非物理意义上的拆解,而是精神维度的拓展与唤醒——它意味着打破封闭的边界,让外界的养分、视野、趣味与内心的认知、感知、情志相连,最终成就一个更通透、更鲜活的生命状态。
一、学习开脑: 以认知破界,为精神奠基
“学习开脑”,是人生最根本的“开”。此处的“开脑”,绝非简单的知识填充,而是思维的启蒙与认知边界的拓展,如同为蒙尘的镜子拂去灰翳,使其得以映照更广阔的世界。
人类的认知天然具有局限性,如同身处井底的青蛙,囿于方寸天地便以为是世界的全部。而学习,正是打破这口“井”的工具。从孔子“学而时习之”的训诫,到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体悟,古人早已深谙学习对“开脑”的意义。通过学习,个体得以跳出经验的藩篱:读史,可借古人之智明辨今事之理,理解文明演进的脉络;学理,能以逻辑之尺丈量世界的规律,洞悉事物运行的本质;习文,可借文字之桥抵达他人的精神世界,共情不同的生命体验。
“开脑”的价值,更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海量的观点与言论充斥周遭,若未经“开脑”的训练,便容易沦为他人思想的附庸,在众说纷纭中迷失方向。而通过持续学习构建起的认知体系,如同为心灵安装了“过滤器”与“指南针”:既能辨别信息的真伪,又能锚定自己的判断。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而“省察”的前提,正是通过学习实现的“开脑”——唯有头脑被打开,才能对自我、对世界进行深刻的审视,进而找到人生的方向。
二、吃饭开胃: 以味觉感知,为生命蓄能
“吃饭开胃”,是最质朴也最本真的“开”。“开胃”二字,指向的不仅是味蕾的唤醒,更是对生活本味的珍视与生命能量的汲取。它提醒人们,人生的丰盈不必只在高远的追求中,也藏在一粥一饭的烟火气里。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开胃”则让饮食从“生存必需”升华为“生活享受”。当一个人“开胃”时,他对待食物的态度便有了温度:春日里的新韭、秋日里的蟹肥,不再只是果腹的食材,而是时节的馈赠;母亲熬制的浓汤、友人分享的点心,不再只是味蕾的刺激,而是情感的传递。这种对食物的感知力,本质上是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度——一个能从一碗热汤中品出温暖的人,必然也能从平凡日子里捕捉到诗意与感动。
更进一步说,“开胃”是对生命活力的唤醒。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胃口好则气血足,气血足则精神旺。从现代医学视角看,良好的食欲意味着消化系统功能正常,身体能高效吸收营养,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这种生理层面的“开”,又会反作用于精神状态:一个饥肠辘辘、食不知味的人,往往精神萎靡;而一个胃口大开、细品美食的人,大多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由此可见,“吃饭开胃”并非琐碎的日常,而是以最朴素的方式为生命蓄能,让个体以饱满的状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三、逛景开眼: 以视野拓展,为格局塑形
“逛景开眼”,是最直观的“开”。“逛景”即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开眼”则是让视野突破局限,进而重塑人生的格局。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他的世界就有多大;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他的人生就有多少可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将“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相提并论,正是因为“逛景开眼”能带来书本无法给予的鲜活体验。当一个人走出熟悉的环境,去看大漠孤烟的壮阔、江南水乡的温婉、雪山之巅的圣洁、市井巷陌的烟火,他对世界的认知便不再停留在文字的描述中。见过戈壁的苍凉,才懂生命的坚韧;走过古城的街巷,才知历史的厚重;遇过不同地域的人,才明文化的多元。这些鲜活的见闻,如同为心灵打开了一扇扇窗,让原本狭隘的视野变得开阔,让原本偏执的认知变得包容。
“开眼”的核心,是打破“自我中心”的壁垒,塑造更宏大的格局。一个长期困于一隅的人,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将个人的得失、眼前的烦恼无限放大;而一个见过天地之大的人,会明白个人的悲欢在历史的长河、世界的广袤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从而以更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正如苏轼,被贬黄州时,他游赤壁、赏江月,在“大江东去”的壮阔景色中“开眼”,最终从人生的低谷中走出,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诗句。可见,“逛景开眼”不仅是看风景,更是在风景中观照自我、提升格局,让人生拥有更宽广的胸怀与境界。
四、打牌开心: 以趣味调剂,为生活添彩
“打牌开心”,是最轻松的“开”。此处的“打牌”,可泛指一切能带来愉悦的休闲活动,而“开心”则是对精神压力的释放与生活趣味的增添。它告诉人们,人生不仅要有奋斗的底色,也需要有快乐的点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被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所裹挟,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而“打牌开心”这类休闲活动,如同为紧绷的琴弦松松劲,让心灵得以喘息。打牌时,人们暂时放下生活的烦恼,专注于牌局的博弈与同伴的互动:赢了,收获一份简单的喜悦;输了,一笑而过,权当消遣。这种轻松的互动,不仅能缓解压力,还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与亲友围坐一桌打牌,在欢声笑语中拉近彼此的距离,让情感在互动中升温。
“开心”的价值,更在于为生活注入积极的能量。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能提升人的幸福感,增强免疫力,还能提高工作与学习的效率。当一个人通过“打牌”等活动获得“开心”时,他的内心便充满了阳光,这种积极的心态会辐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工作时更有动力,与人相处时更有耐心,解决问题时更有创造力。反之,一个长期压抑、不“开心”的人,容易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影响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打牌开心”并非无意义的消遣,而是以趣味调剂生活,让人生在张弛有度中保持活力。
结语: 以“开”为钥,解锁丰盈人生
“学习开脑、吃饭开胃、逛景开眼、打牌开心”,这四重“开”的方式,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学习开脑”是精神的根基,为“开胃”“开眼”“开心”提供认知的支撑;“吃饭开胃”是生命的基础,为其他“开”的方式提供能量保障;“逛景开眼”是视野的拓展,让“开脑”的认知更鲜活,让“开心”的境界更豁达;“打牌开心”是情绪的调剂,让“开脑”的思考更灵动,让“开眼”的视野更温暖。
人生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打开”的过程。打开头脑,让认知不再局限;打开味蕾,让生活充满滋味;打开眼界,让格局不再狭隘;打开心情,让生命充满阳光。以“开”为钥,解锁的不仅是生活的多样可能,更是生命的丰盈境界。愿每个人都能在这四重“开”的实践中,打破封闭的自我,拥抱更广阔、更鲜活、更幸福的人生。(2701字)
共3097字 2025年10月19日于宝鸡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