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朴中的深情
——读郑升家《悼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
安徽/王瑞东
郑升家以“洞庭新客”为笔名创作的这首悼诗,以简练质朴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时空叙事结构。首句“昨夜闲谈望星空”巧妙地将私人记忆与宇宙意象并置,星空既是物理学家探索的领域,又是灵魂归宿的象征。这种由日常闲谈突然转入讣告听闻的转折,恰如杨振宁先生离世消息带给世人的猝不及防。
诗中“开创物理新领域/百年探索科学路”两句,用高度凝练的笔法概括了杨振宁先生的学术成就与科学生涯。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对时间维度的处理,“百年”既指向杨先生的世纪人生,也暗合中国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百年历程。这种时间尺度的拉伸,赋予这首短诗以历史纵深感。
在塑造科学家形象时,诗人选取了三个关键维度:“生逢乱世冒风险”呈现历史语境下的个人抉择;“登堂入室是天才”刻画其学术造诣;“魂系祖国有大爱”则凸显其家国情怀。这三重画像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而真实的杨振宁形象,既避免神化又充满敬意。
特别值得玩味的是诗末的具体纪年地点“2025.10.18记于伊宁市军垦路丽园”。这个看似多余的标注,实则将悼念行为本身历史化,暗示着在边疆之地依然有人深切缅怀这位科学巨匠,从而强化了杨振宁先生影响的广袤时空维度。
作为即兴创作的悼诗,它或许在语言锤炼上未尽完美,但正是这种未加雕琢的质朴,反而传递出最本真的缅怀之情。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诗人用最传统的诗歌形式致敬科学先驱,这种人文与科学的对话,恰是杨振宁先生一生倡导的跨学科精神的延续。
(2025/10/18下午15:54于马鞍山市)
附录:
悼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
⊙洞庭新客
昨夜闲谈望星空
朝闻大师已病故
开创物理新领域
百年探索科学路
生逢乱世冒风险
登堂入室是天才
研究成果惊世界
魂系祖国有大爱
2025.10.18下午14:30记于伊宁市军垦路丽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