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燕京文化集团】会长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刘运德,笔名“文武”,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退休。中国散文学会、安徽省作家协会、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化报(网)》副总编,《南国文学社》副主编,《青年文学家》南国理事会副主席,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郦道元山水文学院签约作家,《文笔精华》杂志研究会特邀会员。先后有700余篇诗、文(约100余万字),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人民公安》《中国火炬》《青年文学家》《作家文学》等国家、省、市报刊、杂志、网站平台发表,90余篇获奖。出版《剑与盾》《警魂》《忠诚》三部选集。荣获“中国世纪专家”、“百名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先进个人”、“中国当代实力派优秀作家”、“中华优秀奉献者”等称号。
《岳父的染坊生涯》
我的岳父张振山家住界首市田营镇吴桥西村,出生于二十世纪初期,家中一直贫穷,从小在外地染坊打工,学得一手染布手艺。
1940年,正值我国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看到大儿子逐渐长大,有了帮手,他便征求亲邻的同意,在他们的空宅基地上临时盖起了几间棚子,购置了染缸和工具,开始自己的染坊生涯。
染缸室内的操作工具
逢集的上午,岳父推着独轮车,到邻近的集市接来要染蓝颜色的白布。下午回到家,认真整理。晚上开始染布。十余口染缸并排放在屋内四周,中间砌有锅灶。岳父在长子的帮助下从锅里向缸内注温水,然后按布主要求颜色深浅放入不同量的染料,搅拌稀释均匀,将整理好的白布浸水泡湿,再分别下到不同的染缸里浸染。
第二天凌晨,浸泡在染水缸里的布,被染成深浅不同的蓝颜色。父子二人就开始从水缸里捞布,连续抽拉几个小时,十冬腊月穿着单衣还淌汗。
根据村民需求,岳父增加了印染花布。在晴朗的白天,院子里摆上一张方桌,岳父扯开白布平放在桌面上,先在布面铺上硬质印版,一张张花鸟、龙凤图案在上面镂空,再用刮刀把豆面加石灰调和的浆快速地刮在印版上,然后将印版揭起,布面上就印满豆面和石灰浆的图案。待整个布面全部印好,挂在阴凉处自然晾干,再放入由靛蓝加石灰、酿酒调配的染缸中染色,直至达到所需颜色为止。
染好出缸的湿布需要洗净浮色。清晨,岳父和长子扛着染好的湿布,来到杨广河边,扎着马步,两手攥着长木棍,挑起湿布在深水处用力涮洗。那印花布的豆面石灰浆叮咬得结实,搓洗非常费力。特别在冬天,朔风呼叫,在冰窟窿里涮洗湿布,一干几个小时都不觉得寒冷。
染布在高架上晾晒
染好的成品湿布需要搭在院内的高架上晾晒。那一架架长条深蓝、浅蓝和印花布,在璀灿的阳光下随风轻歌曼舞,婀娜多姿,用缤纷的蓝白色彩,传递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朴实向往和追求。特别是高挂的印花被面布,有“孔雀开屏”“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色调朴素大方,图案清淡典雅,令人心广神怡。那挂在低处、排列有序的碎花被面布,又显得古朴明快,清新俊逸,让人目酣神醉。而雍容华贵的“凤戏牡丹”被面布,更使人感到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岳父高超的印染技艺,展现了华夏千百年来手工艺品的无穷魅力,凝聚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不朽精神。
平布在凌晨进行,岳父在不太明亮的油灯下,一身短装打伴,轻盈敏捷。先把染成的布喷上雾水,卷到木辊上,再把布辊放在碾盘中央。他双脚踏上碾石,在半空中左右腿轮番均匀用力,掌握着平衡,布锟便在碾盘、碾石中间来回滚动......等布平好了,松开扶手,下了碾石,把布辊搬到辊车上,将那平整亮丽的成品布卸下、叠好,放到成品布堆上。
平布时两脚踩在碾石两翼,左右来回碾压布锟
吃过早饭,当岳父推着小车赶集,将印染好的布发给布主时,人们无不为他精美的染布质量和周到服务而赞叹。加之价格公道,岳父的“张家染坊”名声传遍十里八乡,有口皆碑,生意越来越红火,家庭生活也不断好转。
岳父秉性刚直,嫉恶如仇,对待乡亲平易近人,慈善诚信。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发起内战,界首一度社会混乱,盗匪肆起,岳父买了两支长短猎枪,用以保护染坊和布主财产的安全。
1946年秋天一个漆黑的夜晚,外地的土匪突然从吴桥西村南头往北冲来。岳父勇敢沉着,迅速拿着长、短枪,隐藏在杨广河北岸的土坑里,与土匪隔河对着开枪,接连打了三十余发子弹,土匪害怕伤亡,慌忙逃逸。
第二天邻村布主前往染坊看望,当得知布匹未受损失时,千恩万谢地称赞岳父“勇敢、诚信!”岳父铿锵有辞地说:“保护你们的布是我的责任,手艺人要讲信誉,做生意得凭良心!”
1947年10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路经界首,打跑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人民政权,岳父的染坊得到政府支持、保护,生意愈加兴旺,直至新中国成立,全家人过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但随着我国百业欣荣,大力发展印染纺织工业,供销社里机器织的“洋布”花色绚丽多彩,琳琅满目,价格便宜,农村的家庭织布逐渐减少,“张家染坊”生意受到影响,直到1953年关门停业。
于是,岳父和孩子们安心种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女们在老人坚强不屈精神的影响下,各尽其才,奋发有为。大儿、四儿曾任村、队干部,二儿成了兽医,三儿当了人民教师,女儿(我爱人)成为市人民医院医生,令村民们刮目相看。
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中原大地,为岳父家庭注入新的活力。老人虽然进入耄耋之年,但仍然为支持、教育、培养后代尽力。19个孙辈中,先后10个大学毕业,其中2人是博士、硕士,1人成为全国闻名的民营出版企业家,1人成为全国著名书法家,7人是国家公务员,5人当了企业老板。重孙辈有36人,25人上了大学,14人是研究生,6人去国外留学,“张家大户”真正成了远近闻名的佼佼者。
张家被评为“安徽省五好家庭”时的合影:岳父(二排中)、三儿张文化(二排右)、三儿媳李秀芝(二排左)、
女儿张玉英(三排左)、女婿刘运德(三排左2)
1983年,岳父和岳母由于长年辛劳,先后患了冠心、肺心等疾病,便跟随三儿张文化、儿媳李秀芝一家人在城市生活。全家人团结一心、勇战病魔,爱党爱国、努力工作,勤俭持家、助人为乐,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九十年代前后,张家连续两届被授予“安徽省五好家庭”光荣称号。
【诺贝尔文学杯】2025中华区文艺大赛
大赛日期:2025年10月2日--11月23日
大赛官方投稿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在全球文坛,声望最高的人物当属诺贝尔先生。他为推进文学艺术的发展功勋卓著,有目共睹;他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巨大影响无以替代!
为纪念诺贝尔先生的伟大成就,引导文学艺术积极健康发展,向诺贝尔文化靠拢,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特发起“诺贝尔文学杯2025中华区文艺大赛”,欢迎广大作家、诗人、书画家们踊跃投稿参赛!!
一、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书画、诗歌、短小说、散文、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数量:诗歌1--5首;小说、散文、杂文限2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
1、《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人物》隆重征稿!
主编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一、投稿事宜:
1、书画作品、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短小说、歌词等,均可投稿。
2、达到入选条件者,按照页码安排稿件。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总会长:尹长磊)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