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岭南的荔枝林、骑楼街与大湾区的活力身影,通过银幕被更多人看见时,背后总有导演林坤源的执着身影。这位深耕本土的影视创作者,始终以镜头为笔,将地域文化的肌理与时代人物的温度编织成篇,从《时代之潮》到《涌动青春》,再到聚焦本土情感的新作,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带着鲜明的“粤式印记”,成为岭南文化影像表达的重要推动者。
林坤源的创作,始终扎根于脚下的土地。作为土生土长的茂名人,他对岭南的风土人情有着天然的敏锐度——拍摄《涌动青春》时,他坚持以“中国荔乡”茂名根子镇为实景地,让浮山岭的云海、千年古荔园的绿荫成为青春叙事的底色;构思故事时,他习惯从本土生活中汲取灵感,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粤语寒暄,还是荔枝文化里的传承故事,都能被他自然地融入剧情,避免了地域元素的刻意堆砌。这种“生于斯长于斯”的积淀,让他的作品总能精准捕捉岭南的“魂”,观众在镜头里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流淌在日常里的文化气韵。
而在题材选择上,林坤源尤其擅长以“小切口”观照大主题。他不追逐宏大叙事,反而聚焦普通人的情感与成长:《涌动青春》里,他用5集×3分钟的微短剧体量,细腻刻画大湾区青年的逐梦与蜕变;过往作品中,他也常将目光投向家庭、青春与奋斗,通过人物的喜怒哀乐,折射时代发展中的人文温度。这种创作视角,让他的作品既能引发本土观众的共鸣——看到熟悉的生活场景与情感困境,又能突破地域边界,触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普世情感,正如《涌动青春》能入围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靠的正是“青春逐梦”这一内核的共通性。
从叩响国际影展大门,到持续挖掘本土故事,林坤源的创作之路,也是岭南影视“走出去”与“沉下来”的缩影。他始终坚信,“越是扎根土地的故事,越有跨越山海的力量”,这份信念支撑着他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现代叙事”的表达路径,让岭南的荔枝香、骑楼影、水乡情,通过银幕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未来,这位执着的“岭南影像记录者”,还将继续用镜头讲述更多带着粤韵温度的故事,让地域文化在光影中持续绽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