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寒露过半》
文/朱春水
已是寒露过半,
依然似火江南。
短袖拖鞋大热天,
犹如盛夏炎炎。
一夜北风劲吹,
万里山河色变。
百花萧瑟惊秋蝉,
雨赶南归飞雁。
——2025年10月20日随笔
读《已是寒露过半》:一日骤凉里的秋日实感
朱春水的这首随笔小诗,以直白鲜活的笔触,捕捉了2025年寒露时节江南天气的反常与骤变,藏着对自然节律的细腻感知。
前四句聚焦“反常”。寒露本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的节气[__LINK_ICON],元稹笔下“万里雁随阳”的深秋景致早已成为传统意象,而诗中“似火江南”“短袖拖鞋”“盛夏炎炎”的画面,恰是当年气候的真实写照——受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江南在10月仍被“秋老虎”笼罩,浙江、福建等地甚至出现38℃以上高温,夜温也远超常年同期[__LINK_ICON],打破了“寒露脚不露”的常识。这种传统节气印象与现实气候的反差,让诗句自带生活实感。
后四句则写“骤变”。“一夜北风劲吹”精准对应了当年冷空气南下的天气过程——本应南撤的副热带高压被冷空气驱散,南方高温骤降,北方也结束了持续阴雨。“百花萧瑟”“雨赶飞雁”的景象,既呼应了寒露“鸿雁来宾”的物候特征,也暗合了“寒露是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节气”的气象特点[__LINK_ICON],短短四句便勾勒出冷暖交替间的山河之变。
全诗无雕琢之语,却以“前热后凉”的强烈对比,将特殊年份的节气记忆与自然律动浓缩于二十八字中,读来既有生活气息,又藏着对时序流转的直观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