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之夜 作者:刘泽洲
那是五十年前的一个夏夜,大队宣传队第二场演出在红色二队举行。袁大姐因事不能去,我们生产队就我和知青蔡美泉两人去参加表演。
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演出结束后,我俩仅凭她一只快没电的手电筒的微黄弱光照着前行,过田坎,走地边,撇坡,上坎,终于来到了二、三队交界的山坡下。坡上满是坟,我怕她害怕,便让她走在前面,我压后。她却扭着身子回头过来给我照路。我看她艰难的样子,十分心疼,便说:“老人们讲,前照一后照十,你照着前面走吧。”
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翻越了张家嘴,走过了徐家沟,来到了半边山脚下。翻山要跨过一条转山河,河对面是一条被人踩后自然形成的无梯的沙石陡坡路,极易打滑摔跤。我便先跨过去,找了个合适的位置蹬起八字脚,做好了救援准备。她先试试脚,双臂一张,飞身一跃,脚踩到了对岸的地,但身子却往后仰。我闪电般抓住她的手,将她拉了回来。但她立刻甩开我的手,双手着地,先稳住身子,再自个儿慢慢上坡。
夜深了,平坦的石板板儿山埂显得格外空旷寂静。我真想躺在丝毛草地上,尝尝山风的味道,嗅嗅草花的馨香,听听蛐蛐的鸣叫,等待星星的出现。但她却急着下山回家,我只好紧跟其后,沿着大小不一的石灰石铺成的坡路,摸索着来到山脚下。
我想,天这么黑,先把她送进家门,寒喧后,便借她的手电筒照路回家。但我还未开口,她便先说话了:“你别跟着我了,我们大房子里的人多,怕人家说闲话。”说完便径直往前走去。我便愣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那光点走过王家院坝下的小路,转过高家的竹林,进入张家屋旁的四角头院子的大门,彻底消失在夜幕之中。
这时的天更黑了,哪里看得见地边小路。我便凭着记忆,朝着大地中央斜插过去。红苕地有埂有沟,当踩到沟底时,身子一摇,不是手着地就是屁股坐地。就这样反复地深一脚浅一脚,摔下去爬起来地往前走。走过那三个红苕地,我不知摔了多少个跟斗。
过了田就是我的家了,可就过这个田却是最艰难的事情。两面是水田,田埂必竟没有红苕地宽,我只好俯下身子,用手脚往前摸,摸实了又往前移一步。就这样,一条不足五百米长的田埂路,我不知爬行了多少个小时。
虽然到家了,但我却一夜没合上过眼。
这夜,是多么的辛艰而甜蜜。
这夜,却又是那么值得怀念,因为它竟成了我俩一生中唯一独处的一个夜。
2025.10.19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个人简历
唐小虎,笔名:梦里,酷爱文学。喜爱散文、歌词创作。《三苏文学》常务社长,微信号/wxid_s3otpbxws4pn21,青神县作家协会会员。与音乐走廊合作之歌曲《锦绣青神》、《相知相守风雨同舟》、《南方的雪》等广为传唱。被百度音乐、MVBOX、酷狗等音乐平台收录其中。多篇散文作品在省、市级多家自媒体平台发表;主要作品:《青神之夜》、《峨眉情缘》、《老家的味道》、《天下太平 人皆向往》、《汉阳时光:一捧江水 半轮诗月》、《桂花香溢 岁月沉香》、《“东方明珠”之印象.白果》、《开放包容之浪漫丽江》、《腾冲之约》、《梦幻泸沽湖,摩梭走婚俗》、《洱海的风令人醉》、《邛海结缘》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