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民生发声陷“实力”与“风险”两难
花甲博主刘涛坚守初心遇困
“绪说百姓事,刚正观天下”——这是民生新媒体账号“绪刚观天”旗下“绪刚说事”的核心宗旨,亦是运营者刘涛半生坚守的新闻执念。从部队文书、政府“笔杆子”到深耕新媒体十五六年的民生博主,这位1986年便有文章登上《陕西日报》头条头版的写作者,如今却深陷互联网发声的“两难”困境:既要凭“实力”突破流量壁垒,更要扛住“风险”应对莫名纠纷。
初心筑基:半生积淀铸就民生品牌
绪刚的“新闻路”始于军营,后在政府部门担任宣传干事,长期从事材料撰写的经历练就了扎实文字功底,这也让他在1986年便收获《陕西日报》头条头版的认可。2009年前后,他瞄准新媒体领域转型,怀揣“为百姓说话”的纯粹理想,耗时十五六年将“绪刚说事”打磨成小有名气的民生账号。账号始终聚焦基层困境、传递民众诉求,渐渐成为不少人眼中可靠的“发声窗口”。
“最初做新媒体,只想着把事实写清楚、把诉求传出去就行。”绪刚曾坦言,可随着互联网生态变迁,发声这件事慢慢偏离了“简单纯粹”的轨道,“现在得琢磨‘实力’够不够,更得担心‘风险’来不来。”
“实力”之困:
流量规则下的民生内容生存难
绪刚口中的“实力”困境,直指当下互联网传播的流量乱象。他透露,如今的互联网更像“付费赛场”:即便挖深事实、聚焦民生的优质稿件,若不投入资金推广,转眼就会沉底信息流,“连让公众看见的机会都没有”;反观部分“垃圾网红”,无营养的内容却能靠算法倾斜获得百万点击,“看着窝火,却没辙”。
更让他憋屈的是“选择性传播”现象。据其介绍,一些涉及不公事件、民众困境的监督类稿件,即便花了钱也难推动传播,甚至会被平台直接拦截,“明摆着是‘控网’‘控人’,连为百姓发声的一点思想火花,都能被掐灭在萌芽里。”
“风险”之痛:
三起发声事件引纠纷,维权者反成“被告”
比流量困境更磨人的,是发声背后潜藏的“风险”。近三年来,“绪刚观天”因三次民生发声陷入纠纷,让绪刚切身体会到“为百姓说公道话”的沉重代价。
1. 2022年学生求助监督事件:几名媒体学生曾求助绪刚传播监督类稿件,文章引发纪委介入后,竟传出“吓死一名副局长”的说法。尽管法院最终判定“不够侵权”,但公安部门仍动用公权力,将学生及学生领导关押四十余天;绪刚也因“发稿时间早”,在外地出差时被警方限制,遭遇两天“非人待遇”,且未做笔录就被认定“行政拘留”。虽然后续行政诉讼以“过追诉期”撤销处罚,但这段经历让他错失了西安市公安局“民间智库”的邀请,“仿佛成了有‘案底’的人,委屈咽不下,旁人还劝‘民不和官斗’,只能强忍。”
2. 2023年退伍军人工伤事件:绪刚应家乡媒体人求助,为一名在深圳打工身亡的同县退伍军人发声。求助者以第一人称整理事实后,他协助发文传播,文中“毫无人性”的表述直指责任方推诿。发文前后他没拿任何好处,甚至没抽对方一支烟,却被涉事私企学校无端删稿,还以“侵犯名誉权”告上法庭,让他人生首次站上被告席。如今两年过去,该退伍军人的遗体仍停在医院太平间,责任方互相推诿,赔偿至今没着落,“我除了‘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什么也帮不了。”
3. 2024年高速公路冲突事件:绪刚又因家乡邻村村民与鄠周眉高速公路施工方的冲突发声——应村书记(其老同学)三番五次求助,他整理出村民报案时的“口语化”表述,却被公安部门约谈。对方没调查冲突真相、没解决村民困境,反而“扣字眼”指责他“传播虚假信息”,“这哪是解决问题?分明是解决提问题的人。”
两难抉择:花甲之年的坚守与困惑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绪刚,面对互联网乱象与发声困境,陷入了深刻的纠结:一边是“关机”“闭嘴”就能换来的轻松,不用再应对流量压力与莫名风险;另一边是“网事正能量,微言聚大义”的初心,还有多年来信任他的民众的期待。
“我不过是想为百姓说句公道话,咋就这么难?”绪刚的疑问,不只是他个人的困惑,更折射出当下互联网民生监督类账号的普遍困境——当流量规则挤压民生内容的生存空间、发声风险劝退维权者,如何守护“为百姓说话”的渠道,成了亟待整个行业思考的问题。
“到底该选哪条路?他想听听大家的想法。”这位坚守半生的新闻人,近期想了很多,甚至常常彻夜难眠,也因此写下了与以往风格不同的“政论文章”,冒着巨大风险说些实话,期待社会各界能给他一个答案。(刘政书)
附:解读《绪刚说事:互联网民生发声陷“实力”与“风险”两难 花甲博主坚守初心遇困》
“绪刚说事”账号运营者刘涛(网名“绪刚观天”)作为深耕民生领域十余年的花甲博主,其遭遇深刻揭示了互联网时代民生监督面临的双重困境——既要对抗流量规则下的“实力”碾压,又要承受发声背后的“风险”反噬。以下是其困境的核心剖析与代表性案例:
🔥 一、“实力”困境:流量规则挤压民生内容生存空间
付费推广的生存门槛
优质民生监督内容(如基层欠薪、医疗纠纷等深度调查)若不投入资金推广,即便事实扎实也会被算法淹没,导致“零浏览量”。而低俗猎奇内容反因算法倾斜获得百万流量,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态。
选择性限流与内容拦截
涉及敏感社会问题的监督稿件常被平台技术性限流或直接删除。绪刚多次提到揭露不公的稿件“发不上去”,实质是公权力通过“控网”掩盖问题,剥夺公众知情权。
⚠️ 二、“风险”困境:为民发声反遭系统性打压
近三年,绪刚因三次民生监督陷入纠纷,凸显发声的高昂代价:
2022年学生求助事件:
协助学生发布监督稿件后,因稿件引发纪委介入,传出“吓死一副局长”消息。公安部门未调查事件真相,反将学生、单位领导关押40余天;绪刚本人被跨省限制自由并遭遇“非人待遇”,虽最终撤销行政处罚,但因此错失政府智库邀请,背负“案底”污名。
2023年退伍军人工伤维权:
为深圳打工身亡的同乡退伍军人发声,揭露责任方推诿。涉事企业未解决赔偿问题,反以“侵犯名誉权”起诉绪刚,使其人生首次成为被告。遗体至今仍停太平间,赔偿无果。
2024年高速公路冲突事件:
应村民请求曝光施工方冲突后,公安部门未解决矛盾,反以“传播虚假信息”约谈绪刚,被其痛斥为“不解决问题,专解决提问题的人”。
❤️ 三、初心坚守:花甲博主的价值观撕裂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绪刚秉持“绪说百姓事,刚正观天下”的初心,以退役军人和43年党龄党员的身份实名发声,曾推动陕西建立“网民诉心声,政府抓落实”机制。但如今面对流量裹挟和权力打压,陷入“关机闭嘴换平安”还是“坚守为民请命”的挣扎。
情感联结的挫败感:
其方言叙事(如关中话记录市井生活)、弱势群体赋能(如创办聋人春晚)等“温度民生”实践,在算法体系中难以获得传播支持,导致“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无力感。
🌐 四、生态反思:民生监督的深层危机
平台责任缺失:
算法以流量指标为核心,挤压正能量内容生存空间,亟需调整机制对民生类内容加权。
公权力滥用隐患:
部分基层部门将合理监督视为“负面舆情”,动用公安等手段压制发声,背离“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原则。
社会价值扭曲:
“网红赚快钱”的价值观侵蚀下一代,而民生博主在“商业热度”与“社会温度”间难以平衡。
💎 五、时代叩问:如何守护“为苍生说话”的通道?
绪刚的困境映射出民生监督类账号的普遍生存危机:当技术异化、权力干预与流量霸权三重挤压,民生发声的通道是否正在系统性关闭? 其坚守的意义已超越个人选择,成为检验互联网公共性的试金石——若只剩下“歌功颂德”的单一声音,所谓的“风清气正”不过是虚假繁荣。
绪刚观天,本名刘涛,1962年生于陕西周至,党龄43年,1979年入伍的退役军人,亦是深耕媒体领域四十余载的资深从业者,现任陕西省传播学会新媒体传播分会执行主任,完整见证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历程。其身份定位兼具多重维度:作为拥有超260万微博粉丝的时政类大V,长期位列全国时政类影响力榜单前50名;以“新闻个体户”与“泥喇叭”为双重标签,秉持“泥喇叭接地气”的实践哲学;同时是“网民诉心声,政府抓落实”治理模式的实践者,社会责任感突出。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