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卡角:海与石的证词
◎苏孝同
北纬三十八度四十七分,
西经九度三十分的刻度,
不是终点,
是大地吐出的最后一句遗言。
玄武岩的唇紧闭着,
盐霜如古老的符咒,
在风中,
无声地剥落。
花岗岩碑立于悬崖之缘,
十字架与国徽嵌入冷石,
卡蒙斯的诗句被千万指温摩挲——
“陆地止于此,海洋始于此。”
可谁听见了石头的反驳?
它说:我正向西漂移,每年数毫米,
像一粒不肯安息的尘埃,
在板块的创口上,缓慢行走。
五百年了,
天使仍背对大海,
他的翅由星盘铸成,
眼中倒映:
恩里克王子的沙盘,
达伽马未干的海图,
奴隶船铁链的锈红,
还有1974年,康乃馨在枪口绽放的瞬间。
历史不是线,是风暴,
卷着沉船、祷词与潮信,
撞向这无名之角。
潮水退去,礁石裸露,
藤壶咬住陆地的末梢,
却呼吸着大洋的节奏。
这是怎样的悖论?
句点,同时是逗号;
终结,正是开端。
地壳在此撕裂,岩浆低语,
大西洋每年拓宽两厘米——
地球的创世,从不喧哗,
只以沉默的扩张,
丈量无限。
今日,镜头框住苍茫,
九宫格里,海洋被压缩成蓝。
我们征服了经纬,却遗失了迷途的勇气。
当GPS标出所有坐标,
谁还敢驶向地图的空白?
我们蜷缩在数据的浅滩,
任灵魂的帆,落满尘灰。
可灯塔亮了。
一道光束刺破暮色,
如针,缝合陆与海的裂痕,
如线,牵动沉睡的舟楫。
它不指引归途,
它召唤远行——
向那未命名的洋流,
向那未书写的岸。
我终将离去,
但石头记得:
曾有一个渺小的身影,
在欧陆尽头,
听见了永恒的回声——
不是“我来过”,
而是:“我仍要出发。”
陆地在此终结,
海洋由此开始,
而人类,
是那不肯停歇的波浪。
2025年秋于罗卡角
作者简介:苏孝同,男,1947年出生,福建屏南人,研究员,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副院长,《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出版学术专著6部,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获奖项目6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