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沂生,山东省青州市人,躬耕杏坛三十余载,是一方名师。长于传奇,兼工志铭。已出版《犟牛本色》《古州传奇》等八部书作。其志文,既有诗歌之美,又有散文之暢,堪称散赋,例如《青州龙兴寺复兴颂》与“青州衡王桥栏板石雕王府故事”等百余篇。其中,有十余则志文已刻石立碑 ,为青州的诸多景点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光彩与魅力,被誉为“古州文化奇人”。其更大的贡献,是为师请命。1984年,以《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为题,上书中央领导,呼吁尊师重教,荣获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尊师重教批示”,颁行于全国,彻底改变了教师命运,被誉为“给中华教师命运带来拐点的人”。
◎《贪官误衡王》(原创)
◆刘沂生(山东)
按语: 衡王桥,坐落南阳河上,贯通青州衡王府路。似仙境临凡,如长虹卧波。桥长二百八十六米,两侧伫立石雕栏杆。桥栏板上,镌刻着三十二则王府故事。故事两侧,各镶嵌两幅相关绘画,计六十四幅。衡王桥栏板王府故事,以时间顺序排列,始自恭王就藩青州,止于王府被查抄,历六代七王,经一百五十九载。这些故事,书王府辉煌,记王府不幸。凝王家喜、怒、哀、乐于一桥,融知识、教育、情趣于一体,寓教于乐,文情画意相辉映。衡王桥栏板上雕刻的故事与图画,数量之多,质量之佳,堪称全国当代桥梁之最。《贪官误衡王》的故事,更是醒目。读后,令人有所思,有所得,值得一读。
青州古都,可谓十步一庙,百步一坊。星罗棋布之庙宇,居多为王府施建。朱由棷信道教,亦信佛法。一日微服郊游,遇一长者,背背柴捆,气喘吁吁。视其身后,紧跟毛驴一头。睹此景,衡王疑惑曰:“既有闲驴,何以不用焉?”长者笑回曰:“行善事者,得以善报矣。”语罢,人与驴倶幺。随即,空中传语曰:“建百庙,顺民意,免灾患。”
举首仰望,祥云缭绕,观音立于空中。朱由棷恍然,向空遥拜曰:“谢菩萨指点。”
衡王归府,颁旨建庙。王爷手下,忠臣不为多,贪僚不为少。借修庙之机,巧取豪夺,大发横财。限期到,贪吏谎报请功。衡王大喜,以为功满,尽可无忧矣。实际盘点,连固有寺庙在内,仅有九十八座,何来百数焉?
其后不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驱逐闯王,明亡清立。衡王被斩,衡王府化为一片瓦砾。青州一域有谣曰:“衡王郊游遇真神,观音菩萨恤黎民。抿心自问应有责,重用贪僚祸自身。”
贪官误衡王
寺庙遍古城
衡王拜观音
附录:悼德石
衡王桥,横跨青州城南南阳河上,似长虹卧波,靓丽迷人,堪称青州胜景。其石雕栏板,于2011年设计,2012年竣工。艺术创作,由三人合作完成:
三十二篇王府故事撰拟:刘沂生。
六十四幅绘画设计:丁岱宗。
九十八块石雕栏板设计:房德石。
很可惜,房德石于2025年10月14日去世,享年只有58岁。
呜呼:
昔日并肩绘宏图,
衡王桥上展光彩。
美好光阴尚未度,
何必匆匆赴灵台。
——草堂瘦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