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文学的追梦人———韩瑛
文/杨甲午
韩瑛,女,吉林柳河人,出生于六十年代,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亚洲文化艺术家联合会会员,英中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会员。经历坎坷,酷爱文学,在生死线上挣扎多次,逃过了三次生死劫,49岁时负债六百多万,写了一本书《超级代理》,抹掉了四百多万的债务,同疾病抗争五年。2020年开始文学创作,三年里,在《大地菲芳》期刊 ,《中国作家在线》《网易新闻》《青岛头条》等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散文、新诗两百多篇,获得广大读者一致好评,全国及海外华人读者十几万人。因画评写得好,被著名画家唐人和郑自阳聘为经纪人。现在是麒麟读书会副会长,北京岸谷文化传媒有限公后经理。2022年至2024年被《中国作家在线》推选为优秀作家,获麒麟杯“爱我中华文化强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
不堪回首话童年
7岁时,爸爸受迫害,一家人从城里被流放到乡下,她说童年里最欢乐的记忆是和小伙伴们一起跳皮筋、唱儿歌、丢手绢、滑冰车。1970年冬的腊月里,西北风夹着碎雪 ,滴水成冰的一个星期天的中午 ,工人纠察队来了一辆大卡车 ,勒令他们一家人一个小时内收拾完全部家当,遣送他们去一百多里外的红石砬子村劳动改造。只有一些带补丁的被褥 ,一对妈妈结婚时陪嫁的黑色木箱子,零碎日用品打包,搬上车。一家七口人坐在卡车后厢里,缩着脖子。邻居们都来送行,邻居阿姨们哭出来的眼泪 ,马上就冻出了冰碴儿。卡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颠簸到太阳落山,来到了红石砬子村六队。队长把他们安置在生产队的库房里,地上铺着厚厚的稻草 。妇女主任给拿来一盆烀熟的土豆、地瓜,就是一家人的晚餐。晚上妈妈紧紧搂着她,和衣躺在稻草上 ,她才暖暖地睡着了。一觉醒来,睁开眼睛,她看到了星星,那棚顶上的漏洞里漏着天 ,还在飘着碎雪 ,这个镜头在她大半生的记忆里挥之不去。走在小村的街上, 看见冒着热气的牛粪 ,居然觉得暖,丝毫也不觉得脏。那年的春节,小村的质朴的邻居们,给他们一家送来了血肠、猪肉炖粉条酸菜。他们认为韩瑛的爸爸是冤枉的。
第二年春天的三月一日,八岁的韩瑛和小伙伴们蹦蹦跳跳地上学去了。班主任刘俊亭点完新生的名字,安排好桌位就离开了一会儿。她的同桌刘军说:你爸爸是犯错误下来的,我不要和你一个桌。就把她的花书包扔到了教室外的雪地上,她呜呜哭着拣起书包一溜小跑回家问妈妈:爸爸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妈妈扯着她的小手来到了学校,向刘老师说明了缘由,刘老师把韩瑛带到了全班同学面前,郑重地说:同学们,韩瑛的爸爸是个大好人,你们长大了就懂了 ,谁再欺负韩瑛同学,我就把他开除。
刘军是大队书记的儿子,从此对韩瑛特别好。时常给她一些葵花籽、糖球、漂亮的糖纸、图案精美的塑料袋、嘎啦哈。
到她上中学的时候 ,姥姥住到了她们家,给她讲了爸爸犯错的经过:那是大跃进的年代 ,冒进的人们头脑发热 ,搞科学实验的人说往玉米杆上插两根杏条棍 ,就能结两个玉米棒,要全县普及推广。她爸爸说玉米根茎的养份供两个棒不会都成熟,他管的五个乡坚决不这么做,出了问题他负责。到了秋天,他管的五个乡粮食大丰收了。其余乡的公粮任务都未完成,社员的口粮也不足。省里有人保着县长,县长躲过了处分。过后想起来韩书记不执行他的命令,一定得治他,不立个威,以后没法干了。于是发动群众开大会,不给韩书记提意见不许回家睡觉。有人说给韩书记了几张白糖票,有人说给韩书记了几张奶粉票,这些无法定罪。公安局成立了专门调查组,来到了韩书记家调查取证。他们发现韩瑛的姥姥是地主婆,组长如获至宝 急忙跑回县里邀功去了。韩书记因“阶级异己分子”罪,被开除党籍,免去领导职务,贬到石棉厂当了采购员。韩瑛永远忘不了小时候扫地时的一地烟头。父亲苦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才在十三年后等来了平反昭雪啊!最好的年华已逝。
连最悲催的少女时代,都有闪光的记忆:韩瑛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上海下乡知识青年于丽老师 ,教她学习舞蹈,她被公社的宣传队选去领舞 ,他们的舞蹈节目《大丰收》获得全县汇演的一等奖。她得了二十元奖金,这是她今生的第一笔收获。去村里巡演的时候 ,有位大嫂给了她十个熟鸡蛋,她一年里只有端午节才能吃几个鸡蛋啊!这一切给了她莫大的鼓舞 ,她感到了世界有很多美好 ,有意想不到的暖,往前走,总能看到光明。
与死神交臂,商海搏击有喜有忧
转眼到了高二,准备冲刺高考。初冬的季节,教室很冷,煤质不好,火炉总是半死不活的。手冻坏了,淌着脓血, 把手套都粘住了。一进腊月,韩瑛就感冒了 ,无法正常学习。为了快些好,就去医院打针。青霉素试敏 ,因护士长着急去幼儿园接孩子 ,没有看仔细 ,也许记差了时间 ,急急忙忙给她扎上吊瓶,就走了。她头痛欲裂,想喊救命张不开嘴,满脸大汗,晕倒在地上。因抢救及时,被救过来,但留下了后遗症,时常耳鸣休克,只好休学。半年后 ,她感觉好些了,同学们准备高考了,她确迷上了绘画,去镇上的美术厂当了学员,后来听说厂长是个大流氓犯,蹲过三年监狱,就离开了美术厂 ,去镇上的副食品商店工作。经理派人去地级市进货,谁都怕脏怕累,她为了给经理解围,就去了。这一去,就发现了商机,原来二级批发和三级批发有很大的差。她就利用休息时间给县城的小卖店进货。这样干了三年就成了万元户,两年后报纸上才有万元户的新名词。
后来她又考入了建设银行,成为合同工。因正式干部总是看不起合同工,她就想找个机会出一口恶气。机会来了,银行系统《学雷锋爱岗位讲奉献》演讲比赛,她报名参赛。有两个处得特别好的小弟,知道她是电视台的业余通讯员,就找她写演讲稿。她写了三篇不同题目不同内容的演讲稿,结果,他们三个人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她又获得了地级市的第二名,全省的第三名 ,让行长大吃一惊,提拔她当了营业部主任,领导三名大学生。她又刻苦学习柜台业务,练点钞练算盘,全行业务考核,她拿了第二名,那三个大学生才服服帖帖。
转眼到了1993年秋 ,在外贸公司工作的哥哥弟弟下岗失业了,六十四岁的老爸急得掉眼泪。她怕老爸急出病来,正巧此时行长找她谈话,让她写入党申请书 ,让她积极努力,争取当副行长。她说我是女生,不想领导男生 。她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研究赚钱,好好培养孩子是正道。1994年春,她把银行的工作辞掉,和哥哥弟弟去三十公里外的梅河口市开土特产品加工厂。
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很快脱颖而出 ,特产一条街的货物由她代理出口百分之五十。南方北方的客户都慕名而来 ,1996年底,她成了百万富翁,黑社会老大想抢她的客户,把她挤出梅河口市,就怂恿税务局长罚她一百万,让她一下子倒闭(已经有人被罚倒闭了)。税务专管员是她的老乡 ,知情后告诉了她,她连夜把工厂搬回了老家乡下,躲过了一劫。
她知道浅水养不了大鱼,就去沿海城市威海发展,开辟对韩贸易市场 。在威海她想救自己的十几年前的文学辅导老师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韩语教授高洪振(糖尿病和肺结核犯克 ,学校化了十几万,越治越严重,只好放弃治疗)。韩瑛听上海的客户说:美国换猪肺已经成功,上海正在试验有望成功。她想救老师的命,掏了四万元,让老师顶住,好换猪肺。老师艰难地挺了两个多月,没等来换猪肺成功的消息 ,就撒手人寰了。
她让老师的儿子高日晴给自己当韩语翻译兼业务经理,每个月工资三千元(他做保险销售每个月一千元),照顾师母一家三口人。1997年的秋天,爆发了亚洲金融风暴,高日晴给她造成了七万元的损失,怕被她炒鱿鱼,又被歹人收买利用,拉走了她二十四万元的货,逃去了韩国。一年后,有个韩国的老板,发现高日晴在韩国釜山的酒店打工,就给韩瑛打电话 ,说他能把高日晴引渡回来 ,给他判二十五年监守自盗罪。韩瑛说:他是我最喜爱的作家的儿子,老师已经去世了,不能让他儿子进监狱啊!损失的钱都能赚回来,放他一条生路吧!
她最喜爱的海滨城市威海, 成了她凄然回首的伤心地。
牡丹江市资源局领导听说她救老师,善待老师的儿子 ,很感动,就把下属单位的特产加工厂承包给她 。她整装再出发,在事业的拼搏中,慢慢疗愈心头的创伤。有两个考大学差一、二分落榜的小弟 ,随着她一起创业, 开了两个分工厂 ,由她投放客户给打的预付款,解决了两千多人的就业问题。她的厂里有个哮喘病的工人,老婆有肝病,不能工作 ,孩子刚刚考上大学 ,供不起。她照顾这个工人,让他当保管员,给他两倍的工资,好供儿子上大学。因为就业人数多 ,又因为她的文集在社会上反响好,由牡丹江大学中文系主任高曼霞和作家傅伯庚推荐她进了政协,又因提案写得好, 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她引进了一个一亿规模的自动化机械特产加工的项目,美籍华人老总在海林市落户,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一业兴百业兴,特产加工业可带动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 ,移动通讯业,包装印刷业,多个行业兴旺发达,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扶贫济困 奉献爱心
政府修路,她出了五万元;区妇联的支教助困她出了一万元;支持两个文友出书,她掏了一万元。这对一个有后遗症的医疗事故受害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她自己的穿戴很朴通 ,没有名牌服装,衣服最贵的两百元。她像一颗幽兰 ,默默散发着芳香。有二十多个下岗员工,被她带成了百万富翁。2010年的春天,她加盟东北特产精深加工集团,做副总裁,发展了十八家分公司 ,合并报表上市。她请来了十五年的合作人深圳的干果大王宋总,加盟协助集团完成每年一千万的利润。因董事长的经营理念落后,不懂用大舍成就大得 ,缺少大情怀,大格局 ,和沿海的先进理念不合拍,条件太高,把宋总气跑了,上市只差一步未成功,一个亿和她擦肩而过。宋总问她:你一个女生,想要一个亿干啥用啊?她说:找刘晓庆合作 ,拍电视剧啊。特别喜爱电视剧《闯关东》、《北京人在纽约》、《阿信》。这些宝贵的精神食粮,伴我们度过了大半生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得到了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们百折不挠、越挫越勇 ,勇往直前。有钱了,就应该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奉献社会。让更多的人受到鼓舞,勤劳致富,兢兢业业,利国利民,兴业乐民。有些人渣,有钱了就吃喝嫖赌,危害社会,应该把这些人扫进垃圾堆,全民共讨伐。
2010年秋,她去开辟俄罗斯市场 ,由于雪松子价格暴涨,俄方客户以为她半年里赚了一千万,他们才得了两百万,他们应得五百万 ,是韩瑛黑了他们应得的钱,就设计坑害她。正巧因为业务经理老婆得了子宫癌 提前回国;又恰巧赶上雪松产地通往满洲里的公路桥断了,有八车雪松回到了俄方合作人手中,那些人把货截留了一些,又把货灌水充数,雪松子被冻坏变质,使她损失惨重,负债四百万。当时她如果把货外卖,不履行合同,可以揣兜里五百万,退出江湖,买豪宅豪车,过逍遥的日子。但她有文人的清高,不耻那些小商贩的行为,毅然决然选择了还债。她知道,以她的信誉,有一个商机就起来了
因为年轻,不怕失败。她又重整旗鼓,坚持了两年 ,等来了下一个商机。2011年夏天,她和宁安市的企业家刘新国合作,捆绑可以贷款一千五百万,年底的商机就可以赚一千万,一跃而起。不随人意的是:贷款没等批下来,刘新国突发脑梗 ,贷款不给批了。这一次,她挺不住了。二十多个债主都来要钱,先下手为强的人,把她的工厂低价格弄去。有一帮文友借给她钱,她才把海关的手册平掉,不然会因走私罪判刑。因为一连串的打击,她病倒了,得了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节,睡眠不好,晚上做梦总和逝去的亲人在一起。这样折磨了一年多,遇到一个贵人,长春208医院的军医姐姐 告诉她吃夏枯草颗粒和内消瘰疬丸效果好。她坚持吃药一年多 ,两种结节变小了,控制住了。在养病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开始写书,写自己真实的生活 ,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她写了四十四篇诗歌和散文作品 ,自费印刷了四百本,分别送给全国的客户和东北的各界朋友们,从补鞋匠到市长,获得了一致好评。这给了她很大鼓舞 。她也把书赠给了二十多个债主 ,这些人看完书后,很震惊,他们说:你赚的钱太不容易了,太辛苦了。有人说:能和你这样有才华的人合作了十几年,太荣幸了。她说:我负债是人力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的,我们合作了十多年,您把我的账抹了,还是赚的多啊!不然我会得绝症的,你们的钱也得瞎了,你们如果有良知,应该给我减压啊,救我的命啊!就这样,大多数的人还是有良知的,表示不管她要钱了 ,让她好好健身,希望她长寿。就这样抹掉了四百多万的债,余下一百多万,有一些家产顶着,还可以赚一些钱,就没有压力了。
2015年,她来北京陪女儿,女儿的成长进步给了她很大安慰。这对她的康复起了很大作用。女儿三级跳进了央企,给了母亲最大的信心和活力。她的同行,那些出事故的老板们,死了一批人了。她的幸运是有个好女儿,给了她很多精神上的安慰。女儿带她出去散心,去了很多地方,让她吃没有吃过的美味。带她去人民大会堂看蒋大为七十岁生日的演唱会,她见到了很多著名歌星。她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了……
结识文友帮忙,女儿来到北京发展的机会
她想一生中最大的贵人都是文友,是一个喜爱她散文诗的小文友给她女儿介绍的工作,使她在北京又有了一些文友。让她感受到了北京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可爱,那就把余生献给最美好的文学事业吧!她就去现代文学馆、东城图书馆、王府井图书馆听名家的讲座,也去了八十多个博物馆参观学习,还逛了四十多条胡同,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也经常去琉璃厂街参观书画、玉器、陶瓷等工艺品店,大开了眼界,吸吮了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的汁液,提升了自身的文化修养。
微信刚刚开始建群的时候,她在群里邂逅《中华在崛起》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张涵(留美四年,美国连任了二十四年参议员的中国总代理 ,德国犹太人首富的中国代理,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获2008年奥运征歌大奖,济南市两届高考状元,她的自传体书《独木之桥》在和出版社洽谈出版 。张涵说:我们同龄 ,都做过外贸,爷爷都是山东人,都喜爱音乐,喜爱文学创作,相同的地方太多了,争取做点啥吧?我们创作百集网剧吧,争取原型原创真人出演。把我们的故事揉和在一起,两条线平行再汇合,一定精彩啊!目前,她们创作的百集网剧,正在洽谈中。
2020年夏天,她在诗友群遇上青岛头条认证编辑草根达人,她开始投稿,她创作了散文诗系列、散文系列、新诗系列、叙事诗系列、给摄影作品配文系列、看视频赋感言系列,有几百个读者留言。陕西省乾县五一工程奖得主袁富民老师的留言最感人,他说:韩瑛的作品有独创性、有新意,语言生动灵光,形象逼真,是有文学天赋的人,未来可期;著名杂文家、矛盾文学奖得主陈鲁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韩瑛的散文大气磅礴、构思奇巧、引人入胜;著名作家张晴(《漂在北京》一书作者)给她的散文诗做了美文推荐;淮安市原作协主席、散文大家王业松老师 ,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她是大有潜力的,大有前途的。她因此收获了十几万粉丝。这些人都给了她极大的鼓舞。
她在国际艺术群邂逅美籍华人苏珊,为她推荐了作曲家吴建明老师,为她的歌词《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谱曲,由总政歌舞团顾吴迪老师演唱,这首歌深受读者们喜爱。她的长篇纪实文学《穿越梦想组合》,正在创作中。
我们祝愿韩瑛女士这位文学道路上的追梦人不断取得新成果,攀得更高,走的更远。
作者简介:杨甲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曾在部队荣立三等功,转业后任中铁建工集团办公室主任。2015年出版散文集《岁月无悔》,2017年获第八届“长城杯”书画展银奖,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礼瓷瓶上有其精湛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