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质铸班子 以合力兴事业
——读《正副职特质》的实践感悟
编者按:中组部“笔杆子”徐文秀同志关于正副职特质的论述,精准把握领导班子建设规律,为干部履职提供了重要指引。本文作者结合深耕领导岗位的实践,从正副职“一体两翼”的角色认知、特质内涵的实践体悟,到以特质建强班子的具体路径,层层剖析、务实深刻——既跳出理论空谈,用实践案例解读特质本质,又紧扣事业发展,给出可落地的班子建设方向。其思考不仅为领导干部明晰了履职标尺,也为凝聚班子合力、推动工作落地提供了有益参考,值得广大干部品读借鉴。
以特质铸班子 以合力兴事业
——读《正副职特质》的实践感悟
张庆明
重温徐文秀同志关于一把手八个“特质”与副职七个“特质”的论述,字字珠玑间满含对领导班子建设规律的深刻洞察,句句精准中直击岗位职责本质的核心要义。深耕领导岗位这些年,愈发觉其凝练总结极具分量:既似一面“对照镜”,清晰照见过往统筹班子、推进工作的得与失;更如一张“导航图”,明确指引新时代建强队伍、干事创业的路与向。这份论述,也让我对“如何当好‘领头雁’、带好‘护卫舰’、奏响‘协奏曲’”,形成了更系统、更深刻的实践思考。
一、角色本质再认知:正副职是事业发展的“一体两翼”
领导班子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火车头”,正副职则是“火车头”的核心驱动部件——职能有别却目标同向,角色不同却责任同担。徐文秀同志将一把手比作“领头雁”“定盘星”,将副职喻为“马前卒”“粘合剂”,恰是点透了二者“一体两翼”的辩证关系。
正职的核心价值在“定向领航”。身处决策层、把关层,视野格局、意志决心直接决定班子战斗力与事业走向。“不可以高人一等,但必须得高人一筹”,这“一筹”之差,正是战略判断力、统筹协调力与危机处置力的综合体现。副职的核心价值在“落地见效”。作为“兵头将尾”,既是政策执行的“关键枢纽”,也是班子协作的“润滑齿轮”,既要精准承接正职的决策意图,又要有效对接基层的实践需求,履职成效直接关系“决策—执行—反馈”闭环的畅通。
前些年的从政实践与见闻,让我有切身体会:脱离副职支撑的一把手,极易陷入“孤掌难鸣”的被动;偏离正职引领的副职,也常走入“各自为战”的误区。唯有二者牢牢锚定“兴事业”这一共同目标,正职以“善领”把方向、聚合力,副职以“勤辅”补短板、抓落地,才能突破个体局限,形成“1+1>2”的聚合效应,让领导班子真正成为能扛硬活、善破难题的“硬集体”。
二、特质内涵深体悟:从“要求”到“自觉”的实践升华
徐文秀同志总结的特质,从不是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源于实践、归于实践的行动准则。结合前些年协助落实重大任务、参与区域发展相关工作,以及分管领域攻坚的经历品读,每一条特质都蕴含着“怎么看、怎么干”的深层逻辑。
(一)正职特质:在“定方向、聚人心、扛重责”中显担当
1. 一把手的远见从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扎根规律认知、立足现实洞察的理性判断。
好的一把手,既可以撑起一片天,又可以形成一个小气候,还可以带出一批干部,其“高人一筹”正体现在面对发展选择时能穿透表象抓本质,在权衡利弊中锚定科学方向,既不被短期利益裹挟,也不因路径模糊摇摆。作为副职,更需深刻领会这种远见背后的逻辑,主动从分管领域出发,梳理实情、分析症结、提供参考,以扎实的实践支撑,助力一把手将战略思路转化为可行路径,共同规避发展误区、夯实发展根基。
2. “意志坚定”的核心在“守初心”
改革攻坚中,最考验一把手的不是决策瞬间,而是面对阻力时的定力。推进民生领域重点改革时,曾遭遇部分群体不理解、配套资源不足等挑战,班子内部也出现“放缓节奏”的声音。但想到改革最终要惠及群众,一把手没有动摇,而是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逐环节梳理问题、逐群体沟通解释、逐项协调资源,最终推动改革落地。正如文中所言,一把手要做“定海神针”,这种坚定从不是固执,而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3. “公道正派”的底气在“无私心”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这是一把手的立身之本。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严格执行民主推荐、考察考核等程序,不搞亲亲疏疏,不看背景关系,让多位扎根基层、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合理使用。实践证明,唯有“一碗水端平”,才能让队伍心齐气顺,让干事创业的风气清清爽爽。
4. “剑胆琴心”的智慧在“刚柔并济”
抓班子带队伍,既要有“敢抓敢管”的硬手腕,也要有“严管厚爱”的软温度。面对工作中的敷衍塞责、不作为慢作为,必须坚决依规问责,彰显“剑胆”;面对干部因家庭困难、工作压力产生的思想波动,更要通过谈心谈话、人文关怀等方式排忧解难,传递“琴心”。这种“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方式,既守住了工作底线,又凝聚了团队人心。
(二)副职特质:在“补位不越位、担当不缺位”中见价值
副职的价值,从不在“出彩”而在“给力”,不在“显功”而在“成事”。徐文秀同志总结的七个特质,精准勾勒出合格副职的“群像”,也让一把手对如何带好副职队伍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1. “独当一面”是对班子的最大支撑
优秀的副职应是“分管领域的专家、落实工作的猛将”。此前分管乡村振兴的干部,牵头开展全域调研,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制定“一村一品”产业方案,协调技术、资金等资源下沉,推动特色产业落地。正是这种“种好责任田”的担当,让一把手能集中精力抓全局、谋大事。副职的“能扛事”,就是一把手的“放心丸”。
2. “推功揽过”是格局更是境界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一点在优秀副职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某次重大项目落地后,牵头对接的副职在总结会上全程强调“这是班子统筹、各部门协作的结果”,对自身付出只字未提;而项目前期因跨部门衔接不畅滞后时,他主动在班子会上作检讨,并牵头制定了协作机制。这种“把功劳给集体、把责任扛自己”的胸怀,正是班子凝聚力的“催化剂”。
3. “维上护下”要守好“原则线”
副职的“维上”不是“唯上”,“护下”不是“袒护”。曾有副职在一把手因决策细节被误解时,没有盲目附和,而是主动梳理决策背景、客观澄清事实,既维护了班子权威,又避免了误解扩散;在发现基层干部因考核指标不合理产生抵触情绪时,他及时反馈问题,并提出“分类设定指标、动态调整权重”的建议,既保护了干部积极性,又推动了工作落地。这种有原则的维护,才是对班子团结的真正守护。
4. “查漏补缺”是细节里的责任
“百密一疏”是工作常态,副职的“补漏”作用至关重要。每次审议政策文件,分管副职总能精准指出“执行标准不明确”“特殊群体覆盖不到位”等细节问题,避免政策落地的“中梗阻”。比如某民生补贴政策初稿中,对灵活就业群体的申报条件界定模糊,分管副职及时提出补充建议,确保政策覆盖更全面。这让正职深刻认识到:班子的“零失误”,往往藏在副职“眼里有活、心里有数”的细致中。
三、实践笃行:以特质为标尺建强班子、共兴事业
特质的价值,从来不在“知晓”的层面停留,而在“践行”的过程中彰显。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新挑战,既要以这些特质为“镜”常照己身,校准思想与行动的偏差;更要以之为“尺”建强班子,让特质要求真正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实效。
一是带头践行特质,做好“领头雁”。始终以“八个特质”校准自身言行:决策时坚持“民主开明”,重大事项必开班子会充分研讨,广听不同意见,不搞“一言堂”;落实时秉持“敢于担当”,面对重大任务主动领衔,不避难点、不推责任;作风上坚守“公道正派”,以自身正气涵养班子清气,让“干实事、求实效”成为队伍共识。
二是精准赋能副职,带好“护卫舰”。一方面,给副职“压担子”更“给平台”,明确分管权责边界,支持他们在分管领域大胆决策、主动作为,不随意干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容副职“有瑕疵”更“教方法”,对工作中的失误多指导少苛责,帮助总结经验、改进提升,助力他们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干将”。同时,大力倡导“推功揽过”“善于补台”的风气,让副职愿担当、敢作为。
三是凝聚班子合力,奏响“协奏曲”。以特质为纽带,推动正副职形成“同向发力”的默契:要求自己多听副职的“逆耳言”,对合理建议及时采纳,让决策更精准;引导副职多悟全局的“大思路”,把分管工作放到整体布局中谋划,让执行更到位。通过民主生活会、定期谈心谈话等机制,带头化解分歧、凝聚共识,让班子成为“攥紧的拳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眼下正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团结合力更需攥指成拳。徐文秀同志提炼的正副职特质,正是建强领导班子的“破题关键”。只有以特质为魂校准方向、以实干为本扛起责任,引导班子成员各担其责、各显其能,才能汇聚起闯关夺隘的强大合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事业发展续写新篇。
读《正副职特质》感怀
细读特质悟官箴,正副同心力自深。
帅舵领航明远志,僚舟补漏见初心。
公心立本凝群力,实干为基拓远岑。
今朝秉此兴邦策,共赴征程振国音。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