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红色基因 温情敬援朝老兵
——萧山区兵之初公益与楼塔大同小学共赴初心之约
文/李永合
时值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为深植红色根脉、厚植爱国情怀,10月20日上午,杭州市萧山区兵之初公益服务中心在理事长王欢江的带领下,走进楼塔大同小学,一场以“传承”为名的公益共建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活动伊始,王欢江理事长代表兵之初公益服务中心,与大同小学陈校长共同签署公益共建协议书。一纸协议,联结起公益力量与教育阵地,也为红色精神的代代相传搭建起坚实桥梁。随后,全体师生与公益团队成员齐聚操场,共同参加升国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每一双凝望国旗的眼睛里,都饱含着对祖国的赤诚与敬意。升旗仪式后,王欢江理事长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宣讲,他以鲜活的革命故事为笔,以深厚的家国情怀为墨,将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娓娓道来,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宣讲结束后,兵之初公益服务中心成员与大同小学师生代表组成慰问队伍,带着精心准备的慰问品与满心敬仰,前去探望了95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陈祖如。当孩子们手捧鲜艳的鲜花,轻轻叩开老人家门时,时光仿佛在此刻慢了下来。听闻是故里的师生与公益人士前来探望,原本沉静的陈祖如老人眼中瞬间泛起星光,他颤抖着嘴唇,缓缓唱起了那段刻在骨子里的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熟悉的旋律穿越七十余载岁月,依旧铿锵有力,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在氤氲着温情的氛围里,陈祖如老人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将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峥嵘岁月缓缓道来。他讲述着战时的艰苦卓绝,聊起战友们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坚守、在冰天雪地里冲锋的过往,那些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守护家国的故事,如点点星火,洒落在孩子们清澈的眼眸中,也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底。
时光荏苒,山河早已换了新颜。回溯七十五年前,正是从楼塔大同这片热土上,从当年的大同村小走出的十九名青年,怀揣着“保家卫国”的赤诚之心,毅然告别故土、披上戎装,在凛冽寒风中踏上鸭绿江桥,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他们以血肉之躯为盾,用生命践行着对祖国的誓言,换来了今日的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今日的晴好山河,皆是昨日英烈们用血肉铸就;如今的岁月静好,离不开老一辈革命者的无私奉献。此次兵之初公益服务中心与楼塔大同小学的共建公益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了历史的温度,更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往后,这份对英雄的敬仰、对祖国的热爱,将化作前行的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属于中国人的担当与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