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永两河桃片赋
作者:钟小平
策划:李腾双
制版:春到百草园
川南奥区,叙永胜境;两河钟灵,桃片呈颖。溯其滥觞,肇于光绪之始;旅人裹粮,清末风味初凝。逮乎解放之年,萧陈朱族,三分鼎足;声名远播,水陆兼行。昔登紫宸,曾充御膳;今遍寰区,广济苍氓。时维一九五五年,北京召开“两代会”,“中国两河桃片”名点,大会堂中闪亮登场。
其选料也,精挑细拣:乌蒙生态糯米,粒粒灿若骊珠;本地土猪板油,方方润如凝酥。核桃淬脆,添异馥之幽远;蜜桂含馨,助清芬之氤氲。更汲山泉,冽若冰壶,融众味而相得,和百品以相濡。
若夫制作,工序绵密:淘晒稻米,沐日月之精华;捂炒原料,秉火候之玄机。石磨研磨,粉似轻烟浮动;回粉拌合,匀如众星罗列。蒸糕之时,热气蒸腾,香飘四邻;晒糕之际,日光和煦,质渐坚凝。切片薄如蝉翼,工巧可夺天工。
成品既就,特色昭彰:软型者,柔软滋润,香甜化碴,能起能燃,可撕可裂,糖分适中,余味悠长;脆型者,片薄松脆,清香四溢,甜中带咸,香酥独特,形色皆美,韵味难描。舌尖中国,独一无二。不知者,孤陋寡闻。不品者,无缘口福。
至若文化底蕴,深厚不竭:昔为聘礼,见证良缘之始;今待嘉宾,彰显情谊之诚。游子怀乡,托此物以寄思;远涉重洋,慰羁旅之孤寂。制作之器,檀木铜刀,藏诸民俗博物馆,留痕岁月而无失。
今两河桃片,工艺独特,美味远扬。已列“非遗”,中外品尝。承前启后,产业如旭日初升;继往开来,馨香遍九州之域。愿岁月流转,此味恒存;宾客纷至,美誉永驻。
乙巳年八月撰于叙永蓬莱书院
钟小平,汉族,笔名四美轩主。籍贯隆昌,生于叙永,曾供职于叙永二中。余德泉教授入室弟子,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四川省毛泽东诗词会叙永工委主任,泸州市诗书画院创研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叙永县政协永宁诗书画院副秘书长,叙永县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叙永蓬莱书院负责人,叙永县政协文史研究员。书法作品数十次参加各级展赛入展获奖、入编作品集,3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各类媒体、各级刊物发表。致力于叙永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传播工作,泸州、叙永景区文化策划,参与《叙永辞赋选》《叙永儿童歌谣》《神怡楼集》 《永宁儿女》《求索之路》《诗韵画稿铁笔风流》《大美长歌》等书籍的编辑工作。